阅读记录

第一百九十七章 内阁重新调整[2/2页]

大明末年:朕崇祯皇帝朱由检 正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咬牙,没想到这群人竟然这么坏。
      这时候人群中突然喊了声:“藩王不仁,视我等为猪狗,和他们拼了。”
      “对,拼了。”
      有人带头,一群人瞬间爆炸,个个挽起袖子就要和他们四个决战。
      几百人红压压的围了上去,远远望去,壮观无比。
      福王看到这群人还敢反抗,他提刀便假装砍了一下:“滚远点。”
      “王老公,现在该怎么办。”
      咦,人呢?
      他这才发现,整个午门在连锦衣卫和士兵都躲得远远的,至于王承恩更是早就跑没影了。
      玛德,这是拿自己枪使啊,
      不过在怎么样,王室也不是你们这群人能威胁的。
      福王手起刀落直接砍在其中一人的锁骨,鲜血直接射了出来。
      “打啊。”
      那群言官像疯狗一样扑向他们四个,现场喊叫声不断。
      就连在宫里的朱由检也听到外面那时不时传来的喊打声。
      他此时看向跪在地上的钱谦益。
      “行了,起来吧,你能弃暗投明,朕心甚慰,党争自古以来便有,没什么好内疚的。”
      “朝中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出了这种事,首辅你是做不了
      钱谦益听后脸色闪过一丝难色,但还是很快压了过去:“老臣全凭陛下决定。”
      “嗯,你是个懂进退的,就连朕都小看你了。”
      “这本书拿回去好好看看。”
      方正化小心翼翼的端着一本黄宣书,递给了钱谦益。
      书皮上赫然写着《内阁机构改制》
      钱谦益在原地,一页页的翻着,越翻他心里是越吃惊。
      这…
      这是要变天了啊。
      内阁机构改制是内阁中枢大臣上限七人。
      从首辅,次辅到五名中枢大臣。
      这是决定帝国的兴衰的重要领导人,他们必须是久经考验,且有丰富地方经验的官员组成。
      皇帝有一票否决权,也就是说内阁中枢从此不需要在论资排辈了,所有的权利都归于圣上。
      中枢大臣后面是内阁大臣共计四十余人,他们是有政界高级官员,军队高级官员,组成的队伍,其地位仅次于中枢大臣。
      属于哪里有位置就补到哪里。
      而内阁大臣后面还有内阁候补大臣,候补大臣?
      钱谦益第一次听说这个词。
      他接着读下去,发现这个候补大臣和他想象中的不一样。
      他是由各省主要官员,军队中高级将领,地方大儒,书院执牛耳者,武林门派,甚至是商界的商人都可以担任候补大臣。
      共计两百九十多人,后续根据实际情况再做调整。
      除之之外,还将分为大明党和新学党等两个党,外加帝院。
      各党设党鞭,党魁,……
      各级官员无条件入选,非官员者需要看贡献入党。
      朱由检看他有些迷糊笑道:“别着急,这只是初始,从此不管是东林党还是楚党,晋党,都不要遮遮掩掩了。”
      “自明天起全国实行两党一院制度,各党如今第一个任务,推广红薯种植,谁能在两年之内完成的红薯种植最多,谁就能进入内阁中枢,执掌天下。”

第一百九十七章 内阁重新调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