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三十八章 吏转公[2/2页]

大明末年:朕崇祯皇帝朱由检 正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有可能对方级别高,自己还要磕头作揖呢。
      这这……
      朱由检看他们有些不解:“你们不理解是正常,可有些时候并不是你们想的那么简单。”
      “想要打破一个水缸还不允许漏水,就必须要再找个更大的水缸。”
      “官职可以多设,如果吏转官成功,就可以把本地的老油条调到其他地方磨励。”
      “也可以打破原有的僵局,你一个老吏员如果做了官,规矩会更多,也会更复杂。”
      “官员也可以利用吏转官这一个条例更好的管控吏员。”
      “中国人做官是刻在骨子里的,如果有个口子,再狡猾的狐狸也会上钩。”
      不过这只是在初步计划中,毕竟是个大工程,全国五六万吏员可不是随便两句话就能改变的。
      朱由检随后又命马祥麟从怀中掏出一千两银子。
      平均每个人能拿二十两左右。
      他说道:“这是朕借给你们的钱,去了地方,你们要好好的发展民生。”
      “两个任务,第一是种粮,第二是经商。”
      “朕给你们的二十两,将来要你们还,如果你们县能带来两千两的税收,官升两级。”
      两级?
      在场的人都吃了一惊,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有些人一辈子都在县令的级别挣扎徘徊。
      想要升到同知,通判,或者知府的地步,那一步可是无数人的人梦。
      但转念一想,这也是是个难题,因为皇帝说的是商税。
      目前全国150多个府,纳粮20万以上为上府,20万以下十万以上为中府,十万以下为下府,无粮的叫地府,
      而想要收商税就必须是上等知县,也就是一甲二甲,中县知县为正七品,下县知县为从七品。
      知县执掌一县的刑名钱谷、狱讼、治安、征收赋税、徭役、教化百姓等职能,如当地驻有戍兵,并兼兵马都监或监押,兼管军事。
      同时设有县丞、主簿、典史等官员辅佐。其中县丞协助知县管理县政,主簿管理全县的粮税、户籍等。
      可自己这群人大多数是下等县令,一个县才几万人,有的甚至还没有一万人。
      想要纳两千两的商税何其困难。
      朱由检看出了他们的困难,伸了伸因为盘坐而发麻的腿。
      “困难是有的,如果人人都想去上等县,那就不需要下等了。”
      “你们是苦读圣贤书的人,读书不是为了让自己高人一等。”
      “而是要让千千万万个不如你的人,过上更好的日子。”
      “朕的这个时期没有限制,记住一点,坐在公堂里,遇到的全是困难,走在百姓中,遇到的都是办法。”
      “朕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
      所有人此时连忙作揖:“定幸不辱命,吾皇万岁。”
      朱由检这时一一和他们握了手:“不要辜负朕啊。”
      天子握手,早在上古便有。
      这是充分的信任,如果不是特别信任的人,天子是不会握手的,如今他们这群人只是初出茅庐的小官。
      却能得到天子的握手,一个个愣在原地,鼻子一酸。
      所有人非常虔诚的跪了下来,朝着已经驶远的马车,再次三跪九拜。
      第二日…
      朝堂…

第二百三十八章 吏转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