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五十六章 刑部改革刑安部[2/2页]

大明末年:朕崇祯皇帝朱由检 正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派斗一斗,未必是坏事。”
      “你以后就会明白的。”
      “看到你说的,朕确定没有看错人,今天朕让你来,想给你说件事。”
      冯英作揖“陛下请说。”
      “嗯,你介不介意把刑部给拆了。”
      “遵旨。”
      啊,什么,拆了。
      老子刚当上刑部尚书,你给我拆了,我当什么刑部尚书。
      光杆司令吗。
      面对冯英的不解,朱由检继续说道
      “刑部目前是审理中央百官案件和南北直隶府地区的重大案件,复审各省上报的徒刑以上案件。
      还有是代表皇帝去各地录囚,审理大狱,看看地方有没有冤屈之事。
      另外是负责笞杖以外刑罚的执行和监督,监督全国监狱。
      看看各县府州有没有屈打成招,冒名顶替之事。
      此外刑部有权审理流刑以下案件,但是定罪之后必须将罪犯连同案卷送大理寺复核,再由刑部具奏行刑。死刑案件必须奏请皇帝批准。
      这基本是刑部的整个流程和指责,对吧。”
      冯英想了想,也没啥问题。
      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
      也就是说,刑部负责审理案件,都察院负责纠察监督,大理寺负责复核驳正。
      偶尔会需要锦衣卫和东厂的帮忙。
      几百年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如今把刑部拆了。
      那岂不是。
      朱由检讲道:“只是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地方刑部。”
      “严格来说,刑部的管理范围基本就是在两京不包括十三省。”
      “甚至南京也不是刑部的管辖范围,因为南京也有一个刑部,人家负责南京的刑事案件,然后对北京说一下就行了。”
      所以刑部目前直接管理的,也就是京师一带。
      地方上虽然有牢房,但基本都县太爷一句话的事情。
      没有直接的下属,比如省刑部,府刑部,县刑部,乡刑部等等。
      没有达到统一管理。
      不光是刑部,礼部,等其他六部也都没有达到统一管理。
      朱由检是准备以刑部做个试验,在地方上搞起刑部上下集中制度。
      冯英听的一头雾水。
      刑部改名刑安部,设省刑厅郎中,设府刑局刑安局长,设县刑局刑安局长。
      而且还把手伸到了乡里,设乡刑安所所长。
      打破了中国皇权不下乡的节奏。
      原来的皇帝的心是在这里啊,通过改革刑部,从而把手查到地方乡里面。
      因为如果乡里只要不宣布造反,那基本朝廷是没办法直接管理的
      他们有自己的刑罚方式。
      比如由最有威望的长老,族长,乡绅,地主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这是非常幼稚的,却又没办法的。
      他们甚至都出现不了刑部的案卷里面,通常都是私底下解决。
      比如他们住的地方,常年不下雨,有些神婆,妖孽就开始捉妖,说是拿火烧几个人就好了。
      这种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话偏偏老百姓非常信,就算朝廷阻止也没有用。
      必须要绑几个人给烧掉,有些人甚至还主动请缨把自己烧了,底下一群人纷纷叫好。

第二百五十六章 刑部改革刑安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