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每个人手中那么多生意,非要和廉价布匹过不去。
      吃相太难看了。
      给老百姓让一份利益又能怎么样。
      还拿魏国公压咱家,去你娘的。
      魏忠贤不悦道:“这么说,你们3生意怪我喽?”
      众人连忙回复不敢。
      魏忠贤紧接着问向坐在最末尾的一桌。
      这一桌都是实力比较低的,只能说是地方代表人物,在大城市翻不起什么浪花。
      他问向其中一个胖老爷:“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连忙站起来:“回巡抚话,小民魏德安,字文轮,祖籍徽州安庆府,现在在苏州做些盐运,丝绸,匹布,原木,粮食,以及海上的瓷器……”
      “停…”
      魏忠贤听的眉头紧锁:“我问你这么多了吗。”
      “很好,刚才你说了你做了这么多买卖,我知道你们当中有人还干着违禁的生意。”
      “这做生意和做官都是一样的,永远不满足现状。”
      “我记得《十不足》是怎么说的。”
      终日奔忙为了饥,才得饱食又思衣。
      冬穿绫罗夏穿纱,前堂缺少美貌妻。
      娶下三妻并四妾,又怕无官受人欺。
      四品三品嫌官小,又想南面做皇帝。
      一朝登了金銮殿,却慕神仙下象棋。
      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有上天梯。
      若非此人大限至,上到九天还嫌低。
      “我看你们这群人也就是这两年商业好了,忘了根了。”
      “对了,你说你是安庆的,我记得”
      “皇帝曾经说过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永远不存在的王朝。”
      说那个不存在的王朝时期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
      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并且要替他们出气。
      毕竟谁让咱家人是宰相呢。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制服不了一个刁民了?
      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的是一首诗,你们猜猜是什么诗?
      魏忠贤缓缓道来:“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说的有几分道理啊。
      所有人在心里细细的想着,然后摆出求贤如渴的模样。
      “魏公后来呢?”
      魏忠贤接着说道:
      “后来他家人见书,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下垒建墙,而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宅置院,六尺之巷因此而成。
      当然如今安庆这个状元府是不可能有的。
      毕竟那个王朝永远也不会存在。
      徐文爵看到魏忠贤依旧要走,他明白今天必须把话挑明了。
      要不然再见到这个老狐狸还不知道。
      回去肯定被父亲一顿责骂,毕竟徐家若想在做匹布的生意,光靠着南京是不行的。
      必须要走上海这一条路,上海港口走对了,那才有无穷无尽的财富啊。
      魏忠贤见他这么不识抬举:“你这孩子拦我干什么。”
      “你到底想干嘛。”

第292 章 求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