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人只关了半年、一年就重获自由,去到其他地方开始新的生活。
除了那位同事,他的罪名很重、刑期很长,现在还在狱中。
数年坚守,烟消云散。
……
坚战给了李诲继续实验的希望,但有好多东西他都想不起来了。
他把往事讲给坚战听,那人全神贯注,从不打断。
巫砂问他:“你想知道告密者的消息吗?”
这个问题困扰了李诲很长时间,一开始他常常想这件事,昼夜难眠,寝食难安,但后来,他学着“放下”,效果很好。
此时有人提起,他的心还是不由得抽搐了一下。
他强装镇定,“你说吧,我看看我猜的对不对。”
巫砂调查过2年前的“大案”,他占据地堡,很容易就从利敦城研究院分院里找到了“罪魁祸首”的名字,“杨宣。”
“不!怎么会!怎么是他!”
李诲下意识地否定了这个答案,当日如果不是因为杨宣,他们这些人肯定都还在牢里。对这个人,他心中的感激多于责怪。
“他还在监狱里,对吧?他的进化程度远高于你的认知,但不知为什么,他的力量被限制了。你知道原因吗?”
李诲疯狂回忆往事。旧事重提,但他却忘了很多,这可真要命。他沉思良久,最后只说出三个字,“不知道。”
“你应该是知道的。研究院里有清除记忆的技术,想必你深受其害。但这样也好。让你从痛苦和仇恨种解脱,但是你要面对的是无助和空虚。提示你一下,故事是如何发生的?”
如何发生?
那要从七年前的一件事说起。
杨宣是科学院里的元老级成员,他在这地方工作十几年了。
李诲在毕业前就常常和同学们讨论将来要去哪里工作,一位同学提到了杨宣,他说杨宣学长在科学院里身居要职,或许能照拂一二。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别的专业的人都是毕业后各奔东西,难再相聚,但核物理专业不同,因为迷失海岸需要这种人才的地方很少,班里一共就二十几人,去晴凉科学院的竟有九人。
晴凉科学院里有两大派系,一个是学校派,另一个则是学究派。
学校派偏于世俗,拉帮结伙,呼朋唤友,声势浩大。
学究派多是老古板,这些人大多是保密级人物,虽然保密期过了,但他们也被时代无情地抛弃了,呆在科学院里“养老”是他们仅有的体面的归宿,尽管他们还正值壮年、甚至青年。
不可否认的是,时间没有让他们的头脑变得太迟钝,他们以前是人才,现在是退役的人才。他们不愿与小辈打交道,觉得他们孤陋寡闻,但李诲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局面。
那是个很敬业的年轻人,像精密的齿轮一样活动在科学院里,难能可贵的是,他天赋出众,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大星。
他在两派人之间居中调度,人们都愿意给他一个面子,这群人齐心协力,同仇敌忾,从那时起,深渊的力量就开始朝他们招手了。
杨宣是最早提出引入光尘的人。
一开始,他的提议遭到了严厉的反对和批评,但后来,天才们的想法渐渐改变,变得越来越大胆,也越来越危险。
研究的方向改变了。
所有人都心照不宣。
这是挑战。
也是机会。
第39章 通天塔技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