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子,以及身后几名警卫员,顿时身体一直连忙道。
      “首长请您指示!”
      林逸笑道:“麻烦把你们这边登记科的组长叫过来一下。”
      其实可以把这件事交给其他人去办。
      可考虑到现在县城内需要人手太多,再加上自己也需要熟悉一下县城内情况。
      就不麻烦其他人了。
      很快。
      一名青年小跑过来。
      啪的敬了个礼道。
      “首长请指示!”
      “麻烦你通知一下登记科所有的人,如果有百姓是搞建筑的,把他们都请到县大院里,就说有工作需要他们帮忙。”
      \"是!\"
      青年毫不犹豫答应。
      “去忙吧,我自己在周围转转。”
      林逸摆摆手,便带着警卫员四处查看起来。
      经过一下午的观察。
      林逸发现河源县不愧是叫河源县。
      城内有一条暗河。
      里面有水流从城南流到城北,再围绕河源县形成一个包围着县城的护城河。
      幸好这一次攻打河源县带了喀秋莎过来敲门。
      不然就光是那条护城河都难度过去。
      林逸心中想着。
      同时对把河源县打造成战争堡垒有了一些更深的理解。
      等到花了几个小时看完一圈回来。
      饶是林逸身体也感觉有些扛不住。
      来到已经布置好的县大院内。
      这里原本是鬼子宪兵队的所在。
      更早的时候属于是晋绥军一名高级军官的指挥部。
      现在成了八路的指挥部。
      不过林逸不太喜欢原本宽敞大气奢华的指挥部。
      换到了县大院边缘的一处边屋作为指挥部。
      这么做主要还是防止鬼子的空中轰炸。
      毕竟原本那个指挥部太显眼了。
      确定了指挥部。
      林逸刚刚安顿下来。
      几十名百姓便在几名士兵的带领下涌了进来。
      林逸出门迎接。
      其中为首的士兵正是中午见到那名青年。
      “报告首长,县城内所有会建筑的百姓都请过来了,请指示。”
      “麻烦了,你忙去吧。”
      林逸客气的点头。
      “是!”
      士兵当即转身带着人离开。
      只留下一群大眼瞪小眼的百姓们。
      百姓们左瞅瞅右看看,最终目光都聚集到了林逸身上。
      好像就是这个八路军官找他们。
      “和尚找凳子过来,让乡亲们都坐下来。”
      林逸对着一旁的和尚说了一句。
      “诶。”
      魏大勇当即带着士兵去找凳子。
      不一会找来了几十双长条凳子。
      等到百姓们都做到坐下来后。
      林逸才开口道。
      \"乡亲们,请大家来,是有事情要请诸位帮忙,事情很重要,关乎到河源县接下来的安危。\"
      \"当然我个人非常讨厌说大话,那些共生死的话我就不说了,我就说一点,只要这件事能完成,在场出力的人都可以得到高于你们原本市场价两倍的报酬。\"
      林逸说话很直接。
      百姓们听得也是面面相觑,议论起来。
      有些胆大的还开口提问。
      “八路长官,咱们要干啥啊?不会是要命的买卖吧,那些活咱们可干不了!”
      林逸笑了笑。
      对着那名年纪不大的青年道。
      “放心不会让你们有生命危险。”
      “那行!只要不赔命就行,咱家里还有老母和孩子要养,只要能让俺每天晚上吃一顿饭,按照您说的报酬,俺就干了。”
      青年当即回应。
      其余也有一些百姓纷纷都答应下来。
      林逸倒也没有直接说让他们加入。
      而是开口又问。
      “你们知道水泥吗?”
      水泥?
      听到这话,在场大部分人都有些疑惑。
      不太清楚水泥是啥玩意。
      虽然水泥已经出现,可那只是在沿海发达的城市,或者一些原本是租界的地区出现。
      在内陆晋州一处县城内,大部分人还是没有听说过水泥这种洋玩意的。
      不过倒是有一小部分人知道。
      刚才那名胆大的青年就是其中之一。
      那名青年举手高喊道。
      “八路长官,俺知道水泥是啥玩意,好几年前我在淞沪做过水泥工,那东西跟咱们盖房子的样子土胚差不多,但在硬度方面,还有耐用程度方面都好多了!”
      “你叫什么名字?”林逸问。
      “俺叫张卫国,我知道水泥怎么搞,以前还准备找人一起合伙搞,可惜家里婆娘一直不让俺弄,担心这事被鬼子知道拉过去做事,长官俺老早就看鬼子不爽了,要不是家里就我一个男滴,俺早就扛枪去了。”
      青年挠头笑着回答。
      林逸点点头。
      这小子看上去倒是挺机灵。
      暂时看是个能干事的。
      至少知道水泥怎么弄,这一点很重要。
      可以先让他试试。
      想到这里林逸指着青年道。
      “行,你的话说的很清楚,你是个爱国的汉子,可咱们八路讲究实事求是。”
      “这样,你先带着愿意留下来的人一起搞水泥,等到把所有人都教会了怎么搞水泥,我再给你们安排下一步怎么做,期间的工钱照发。”
      听到这话青年别提有多高兴了。
      乐呵呵的高举手喊道。
      “老少爷们,愿意跟俺一起干的举手,咱以后也是帮八路干活的爱国英雄了!”
      此话一出,一呼百应。
      在场所有人都跟着举手答应。
      经过这段时间晋州的一系列战事。
      百姓们对于八路的所作所为都看在眼里。
      八路打鬼子不含糊!
      接二连三的解放县城。
      还能让县城内的百姓日子过得不错。
      再加上八路纪律严明不拿百姓一针一线。
      以及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严格实施。(这个时期是六项注意,八项注意是后期整合过的)
      使得在百姓中的名声很好。
      在这种群众基础下,帮助八路做事那就是一种光荣的事。
      百姓们自然而然热情就高。
      说到底。
      每支部队怎么做的,百姓们都能看到。
      这支部队到底是不是真的对百姓好。
      所有百姓们心里都有一杆秤,都非常清楚。
      “这才是群众基础啊。”
      林逸看着这一幕也不由得心中一暖。
      打仗久了,就陷入了一种为了战而战的状态。
      其实打仗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缴获多少装备,也不是为了争强好胜夺得战功。
      而是为了让百姓们日子更好。
      这一刻,林逸忽然懂得为什么在剧中老李抗命之后,就算是立功了也还要受到处分的原因。
      所以说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是根本呐!

第140章 群众基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