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传庭是由文转武的儒将。
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忠君爱国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难以改变。
但在内心深处,他真的没有对崇祯失望,责怪过?
不给兵源粮饷,对他没有信任,处处防范,
这些。
孙传庭岂会不知。
但他依然在心中告诉自己,皇上做的一切都是有苦衷,即使做错了,当臣子的也不能心存怨气。
“督师,恕我直言。”顾北一副混不吝的样子,说道:
“你对我有知遇之恩,对我的好我都记在心中,为你卖命我觉得值。”
“我乃华夏子孙,堂堂汉人,守护天下百姓安宁也不在话下。”
“至于当今皇上嘛...”
“呵...最内行的就是杀自家大将的头!”
“给他卖命,你得防一手。”
顾北表达的态度很明显。
他只忠于华夏血脉与天下百姓,而不是朱家皇室。
尤其是性格多疑,刻薄寡恩的崇祯帝。
“顾北,你这话偏激了。”
顾北的思想标新立异,让人听了头皮发麻,孙传庭真说不过他。
“那袁督师呢?”顾北反问道。
若不是因为崇祯的猜忌,杀死了袁崇焕。
如今后金皇太极,也不会发展壮大到如此地步。
好歹人家袁崇焕,还一炮轰死了努尔哈赤呢!
说凌迟处死就凌迟处死,太绝情了!
忠奸不分,天天受文官们的蛊惑。
“这...”
孙传庭语塞。
同为武将的孙传庭,自然知道袁崇焕是冤死的。
相比孙传庭。
顾北是知道历史走向的。
站在上帝视角的他,洞若观火。
崇祯有两个致命的性格缺陷!
一是他没有担当。
有功劳就往自己身上揽,有过错全都推给别人,喜欢当甩锅大侠!
上一世。
陈新甲的死,导致了明朝文臣“心死”,崇祯的南迁机会“胎死腹中”。
二是他太苛责。
对待武将怀疑猜忌,刻薄寡恩”!
上一世。
他“刻薄”孙传庭。
孙传庭“身死”,而明朝武将“心死”。
崇祯最后召集勤王军队,但没有人来救他,倒是李自成带着几十万起义军来了。
那剩下的。
就只有一条路了。
城破了,楼塌了!
歪脖树崇祯上吊了!
大明亡!
“孙督师在何处?”
此时。
驿馆楼下走进一队传旨的小太监,开口问道。
得到了答复后。
便上楼来到孙传庭与顾北的房间外。
“孙督师?”
“皇上有旨意,招你与顾北进宫。”
传旨太监尖着嗓子,在门外说道。
咯吱~
房门打开。
“传庭接旨。”孙传庭与顾北一前一后走了出来,“公公请带路。”
两人在小太监的带领下,一路走进了辉煌的紫禁城。
“嗯,跟我前世逛的故宫差别不大。”
顾北随意扫视着周围的建筑,眼中尽是淡然之色。
上一世。
这故宫他还是来过几次的,所以并不觉得有多新鲜。
“这小子心境如此沉稳,可当大事啊!”
孙传庭见顾北进入紫禁城,跟逛菜市场没什么区别,心中暗暗诧异。
想当年。
他初进紫禁城时,便被这宏大辉煌,琳琅满目的宫殿与规模震撼住了!
再看看顾北第一次进紫禁城的神情,是如此...淡然。
仿佛见怪不怪一样。
孙传庭暗暗苦笑,心想自己跟顾北真是差远了!
一路行至奉天殿外。
这是文武百官,每日上朝的地方。
“督师在此稍后。”
小太监留下一句话,便快步走进殿内。
俄顷。
殿内传来一道清亮悠远的嗓音。
“宣,总督孙传庭,守备顾北,入奉天殿觐见!”
顾北目光幽深沉静,迈步进入大殿之中。
......
第67章 天罡战气,群体增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