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二天,孟萧辰背上苏颜秋给他打包好的包裹,踏上了去兵团的路。
      告别总是很伤情,分离总是很悲痛。
      孟萧辰回身来到苏颜秋跟前,将她拉进怀里紧紧抱着。
      “颜秋,我会给你写信。你记得要给我回信!”
      “知道了,你放心去吧!我等你回来。”
      “等我在那里安定好了,回来接你。”
      苏颜秋点点头。
      孟萧辰捧着苏颜秋的脑袋亲了一下,转身大步离开。
      孟萧辰走后,过了暑假,老五也被送去上学。
      “嫂子,上学有什么用吗?你看看他们那些上学的,还不是来咱们农村劳动。我不想去上学!”
      老五感觉上学没有什么用途。
      “上学不是为了要比较什么,是让你能够通过书本看到更深更广的世界,懂得更多更明亮的道理。”
      “对,二嫂说的对。老五,你看看咱村的人,有几个识字的。出门去,茅房都找不到,被人笑死。”桐花也赞成老五上学。
      老五拗不过,也就同意去上学。
      这下家里只剩下老大一个男劳力,重担全部落在他身上。
      孟大娘不忍心,便寻思着闲下来找点活儿做。
      可是做什么呢?又没有什么可做的。
      秋季作物收完后,孟大娘便想着去山里一处芦苇荡割芦苇来编制一些草席。
      “娘,这东西能卖钱呢?”苏颜秋跟着孟大娘一起去山里。
      “卖不了几个钱,可以换的吃的。”
      苏颜秋觉得可以找系统帮个忙,看能不能把这里的东西拿去现代销售。
      系统弹出同意二字。
      苏颜秋很开心,但是系统又提了要求,那就是东西必须编制的很有艺术感才行。
      现代社会不是七八十年代,很多东西在现代已经没有使用价值了。
      特别是芦苇席,基本都不用了。
      除非你编制的东西很有艺术感,才能卖个好价钱。
      “娘,芦苇能不能编制一些好玩的好看的东西?”
      “除了席子,编织不了别的。秸秆倒是可以,不过要费劲,而且不卖钱。”
      “那你教我,我编织。”
      孟大娘当然乐意。
      割了很多芦苇,捆绑好后回家。
      青色的芦苇很重,背着几十斤下山,特别考验体力。
      “回头我教你用秸秆编织东西,比这个轻松,不过需要耐心。”
      “我见过秸秆编织的东西,很漂亮!”苏颜秋脱口而出。
      孟大娘很奇怪:“你在谁家见过?秸秆编织在咱们村里已经不流行了,之前还有人编织了拿去镇上富贵人家里换点吃的喝的。现在,没人去编织了。”
      苏颜秋笑了一下:“我可能记错了。”
      “没事,回头我教教你,艺多不压身。学学也没有坏处!”
      “好。”
      洗了脸,苏颜秋跟着孟大娘学习用秸秆编织。
      秸秆编织的步骤很费劲,首先秸秆必须用水侵泡到一定的时间后才能用。
      而且准备的工具也必须都是新的,还要锋利。
      为了鼓励苏颜秋编织,孟大娘亲自跑去别处找铁匠给她打了一把用来劈开秸秆的小刀。
      一切就绪,孟大娘开始教苏颜秋从头开始编织。
   

第56章去兵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