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个想法沈毅也是一早就有的。
      说实话,真免费入学,一直靠商部的资金来补助的话,也是行得通的。
      但。
      行得通归行得通,一所书院这样,那以后沈毅把书院推广到全大唐呢?
      那到时候烧钱是真的烧钱,再怎么补助,那也得有个头啊。
      所以从商贾身上赚学费,区别开来,让书院能有一个良好的正向循环。
      这才是比较可靠的方式。
      至于生源问题,沈毅倒是不担心。
      先规避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至于以后还会有什么问题,那就再根据问题性质对待就好。
      沈毅做不到一开始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就能面面俱到全都覆盖,这样不可能,也不现实。
      实际会发生什么跟想象之中,永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沈毅最初也只能尽量把这种差异缩小。
      这便是沈毅的想法。
      另外一个,便是纸张问题。
      造纸术和印刷术沈毅也只能摸索一个大概。
      他知道纸浆,雕版印刷。
      可真正落到实处的,沈毅知道的并不多。
      就关于这一方面的事情,沈毅在宣纸上写了不知道多少。
      还是因为理论知识真不达标。
      更别提雕版印刷了。
      那玩意也就闲着的时候,在手机上看到过,平时用的最多的不还是打印机么。
      你让沈毅Ctrl+p,打印文件没问题。
      但让搞雕版印刷?
      这不是在为难我沈某?
      吐槽归吐槽,沈毅还是把自己的一些构想,还有已知的一些基本步骤全都写了下来,差人送给马周。
      至于这两样杀手锏能不能在书院建成之前造出来。
      那就得看马周手下那几个脑袋灵光的家伙,造出来造不出来了。
      剩下的沈毅也爱莫能助。
      要让沈毅以此点亮科技树,他能知道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但让他上手亲自做。
      嘿!
      那还真能要了老命!
      毕竟人都有自己短板。
      木桶效应,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取决于最长的板子,而是取决于最短的。
      若每个板子都代表个人能力的话,那关于动手能力这块,沈毅就是短板。
      但物理动手这一块,那肯定不是短板了。
      毕竟有杨建这么一个实践家存在。
      他应该更深有体会。
      但不管怎么说,一切都是欣欣向荣,越来越好啊。
      沈毅默默感慨。
      ……
      皇宫。
      冬月在朝廷各个部门看来,比腊月还要繁忙。
      各部都在忙着低头做事。
      倒成全了李二。
      他是难得放松,不然昨日也不会找沈毅吃火锅。
      对李二来说,每日的政事其实并不是很多。
      奏折虽多,但有效信息很少。
      主要还是弹劾,慰问之类的奏折。
      而现在官员们忙碌起来,连写奏折的时间都没得了。
      他自然相较于平时清闲一些。
      今日他已经来到东宫。
      自上次李承乾归来,他只来过一次,这算是第二次。
      “高明见过父皇。”
      东宫内,李承乾规规矩矩的站在李二面前,拱手作辑。
  &nb

第115章 喝,长大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