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五十五章 朱高炽出场[2/2页]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键盘战斗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就连葛诚也没有提供燕王不轨的证据,只说燕王是装疯。
      好几位王府的亲信将领被杀了。
      靖难之役。
      是无数的因果堆积起来的,而不是朱棣一声令下,大军就跟着他造反了。
      朱元璋治理天下三十年之功,光复山河,恢复南北之绩,丰功伟绩深入人心。
      种种政策不提。
      光一个命令各地修建预备仓,诏郡县以预备仓粮贷民之贫者,救活了明初多少受到灾害的地区。
      虽然明初的灾害还不如明中末的频发,但也已经比历史要高频率了。
      小冰河期始于十三世纪,在十六七世纪达到巅峰。
      刚好伴随明朝一生。
      朱高炽深知历史变化,不愿意靠运气。
      北平的实力发展到这一步,他有迈出去的勇气,但是不确定北平的人心,能否如自己预计的那般。
      那么金忠呢。
      朱高炽看重金忠,金忠的才能只是一方面,朱高炽更看重的是金忠在历史中的表现。
      所以朱高炽让金忠深入中华重工体系,而葛诚至今的权力,只留在长史府。
      “根据姚和尚所言,应天府那边削藩之论日深,只是不知削藩详细。”
      金忠提到了姚广孝。
      这两位都是坚定支持朱棣造反的人。
      所以这两人天然的立场和朱高炽接近。
      “但以我之见,未来的北平有多强,日后新朝对北平的削藩就会有多狠,诸事难料啊。”
      听完金忠的话,朱高炽默默想着,还有二十一个月。
      北平和应天府有两千多里。
      在没有铁道的情况下,这两千多里就是一个天坑。
      骑马从南京到北平需要一个半月。
      往返就是三个月,官司打来打去,三四回下来也就过去了。
      未来云南的黔国公府。
      沐启元之案可是争论了两三年,朝廷最后才搞清楚黔国公府和地方官府之间的问题所在。
      数次往返加上讨论定策,以及朱元璋最后的岁月身体不豫等等。
      其实叶希贤之事发生在明年,对朱高炽才是最有利的,他可以很好利用这个距离导致的信息差。
      不过世间哪里有完美之事。
      事事完美只是人们的幻想,脚踏实地才是正道。
      这二十一个月,已经够了。
      自己是燕世子。
      加上这个身份足够了。
      当然了。
      这一切只是朱高炽心中所想的,实际上会如何发生,谁也无法预料,但是朱高炽已经深思熟虑过。
      如果想要最小动静的解决靖难之役,又保住北平的工业环境,最大程度让百姓不受骚扰。
      那么以如今北平的实力,首先打出去,直捣黄龙就是上策。
      朱高炽发展北平工业是为了什么。
      其中一个目的,最开始就是想要消弭靖难之役对大明国力和百姓的伤害。
      现在北平的实力没有问题。
      那么首先打出去,这一步可不可以走得动,朱高炽需要一个让他做出准确判断的锚点。
      叶希贤。
      成为了一个锚点。
      “所以我才说,未来南北必有一战。”
      朱高炽盯着金忠。
      金忠可以说是王府内部最坚定的一份子,如果金忠都不表态,可想而知其余的人。
      所以朱高炽需要金忠表态。
      朱高炽的话说的明明白白,金忠也不在藏了。
      他所有的一切都是王府给的,他是藩臣,他的君是燕王。
      “北平的实力,能赢。”
      朱高炽松了口气。
      现在。
      清晰的目标下,有了第一个明确加入的人,也是当下至关重要的人物。
      连接长史府和中华重工的核心人物。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统一人心的时候,现在顺利的迈出了第一步。
      然后。
      就要看密云那边了。
      朱高炽希望自己到密云的时候,叶希贤已经死了。
      他跟叶希贤没有什么好谈的。
      两者的立场注定了双方之间没有道理可讲。
      “密云那边。”
      “密云地区不会让小王爷失望的。”
      金忠肯定的说道。
      越了解中华重工和中华重工体系,以及如今北平各方面的变化,金忠越有底气。
      历史上朱棣最微弱的时候,金忠都敢赌燕王,何况现在的北平。
      朱棣在身边无人的时局中。
      一个姚广孝,一个金忠,给了朱棣最大的决心。
      “是啊。”
      朱高炽喃喃道:“选择在他们的手中,他们的选择,才是能决定一切。”
      火车抵达密云。
      朱高炽从车厢下来,密云铁道站的管事们得知,连忙出来迎接朱高炽。
      这时。
      朱高炽抵达密云的消息,还没有传到密云。
      铁道的运输,让消息传递速度落后于运输速度。
      (本章完)

第三百五十五章 朱高炽出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