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五十三章 校花的袖珍妹妹(一百五十二)[1/2页]

快穿之卷王拿错炮灰剧本啦! 三十六楼看风景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今年,方红兵安逸惨了。
      谢二娃和他的两个亲戚家,一共都种了40亩蜜薯,可以卖给他12万斤!
      不够?还能从小侄女公司再批发18万斤来。
      30万斤蜜薯,从9月开始,总能够他家烤到过年的吧?
      七盘山和八盘山两村儿,和果蔬公司续约的种植户们扩种到了600亩,抽样检测出来的品质还是相当稳定的。
      富硒蜜薯非它们莫属!
      “收蜜薯咯,收蜜薯咯!”村民们大声的相互传递着消息,今年果蔬公司开了货车直接上山来收。
      有人隔山喊话:“支书,今年还是老价钱不?”
      一分钟后,对面上传来支书洪亮的嗓门:“是嘞,八角钱一斤,还是给现金的!”
      在坡地上挖红苕的村民们,心里踏实得不行。
      手里头动作不慢,还和邻居摆起了龙门阵来。
      村民一:“我家今天就能刨完最后一亩地了,看样子今年最少能卖一万二的现钱哟。”
      村民二:“喊你开个银行卡你非不听,还记得去年王保长家的钱遭耗子咬了的不?”
      村民一:“我明天就去镇上的信用社里头把钱存上,话说,白火石啷个没动静嘞?他上半年不是跳麻了,吼得凶的嘛,人跑哪哈去了?”
      村民三:“说是到峨市找朋友去了,那三十几户天天都在他家屋门口打转转,看到我们卖钱,还不晓得急成啥样子了呢。”
      村民一:“白火石今年要再能帮他们卖个高价出来,七盘山可都装不下他了哟”
      对于两个村大部分村民来说,扩大了种植规模,就等于增加了数倍的收入,还是老价钱,已经相当满足了。
      一车车的蜜薯拉回了尤沟扁村
      果然不出阿宽所料,去年吃过秋天里第一口甜的买家们,凶狠的杀入了店铺里。
      北方城市出现了几个大买家,有一个京市的ID最狠,一次性拍了5000件(即50000斤)。
      袁妍赶紧和老板汇报了这个情况,尤语让她提醒买家,今年的蜜薯已经不能用来育种,如果是种植户可要慎重购买。
      对方给了一串笑脸,表示他要学成都某买家,在小区里摆摊儿卖烤红薯,炉子都从他郊区姥爷家继承过来了。
      开玩笑?京市人,什么价位的烤红薯吃不起?
      峨市,今年种植户们用好地种出来的蜜薯也获得了大丰收,平均亩产高达6000斤。
      人家用了肥田育苗,苗育得极好,还真给插纤了2000亩的面积来,全市产能达到了8000吨。
      酒楼和饭店对于红苕这种粗粮,消化量有限,想要走货走得快,还得靠批发市场。
      西南最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成都,每天所有的农产品交易量几千甚至上万吨。
      价格,当然就是批发价。
      比普通红苕好吃数倍的蜜薯,市场批发商给到的最高评估价是六毛钱一斤,有多少收多少。
      这就需要大批发商自行在峨市组织货源,联系运输车辆,从种植户手里收购到红苕(垫资)再拉去批发市场销售。
      不赚钱的买卖没人会做,运输成本,垫资的压力.
   &nbs

第一百五十三章 校花的袖珍妹妹(一百五十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