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见就动心”的银行广告[2/2页]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如意键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月存上个12块的话,三年就是……”
      一旁的江海:“两台缝纫机。”
      “我要那么多缝纫机干嘛,再说家里已经有一台了。”
      “那你就买录音机呗,这个价差不多能买个这么大的。”江海双手比划了一下。
      “我爱人倒是一直想换个大衣柜。”
      “大衣柜就更容易了,都要不了三年……”
      当江山的目光还锁定在桌上的两幅画稿上时。
      一旁的江海与章处,已经在商量存钱之后该买的商品目录了。
      7月30日,全国高考成绩放榜的日子。
      城镇的大多数高考生,当天就能得知自己的高考成绩。
      偏僻一些的地方,还得再等上几日。
      江川和应如画,静悄悄的走在安和街的人行道上。
      一步、两步……越走越没力气。
      虽然早知道自己的斤两,但……还是,特别是在看见同班同学抓着成绩单,一蹦老高的时候,
      唉,江川羡慕的都快落下眼泪了。
      “刀把,”
      忽然,俩姑娘的身后传来了一声沉闷的呼唤。
      “二哥,”江川低声回了一句,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谁在身后。
      “吃不吃?”江河多问了一句。
      江川与如画脚步一顿,依然没有回头:“吃什么?”
      “自己看。”
      说完,提着一只绿色保温桶的江河,大步流星的越过了她俩。
      江川定睛一看,赶紧用胳膊肘碰了碰如画:“快走,我二哥买冰棍了。”
      一人两只冰棍下肚后,俩个17岁的小姑娘,终于可以和人生中的第一次高考挥手道别了。
      这几天的《东方都市报》上,《天天数理化》栏目里的鸡汤话,已经转变了话风。
      【一次的失败代表不了什么,今后你我依然可以在大学相见。】
      【心中常怀阳光,日后必有晴暖。】
      【今年不行就明年,明年更比今年强。】
      【今年二百又如何,明年必上三百五。】
      “那个,副刊部的同志注意了,”
      报社的编前会上,总编江海再次提醒道:“一定要谨记我们之前的双轨道方针。”
      “明白,”蔡文升点点头:“这几天我们都是按照这两个方向在选稿。”
      《天天数理化》负责鼓励高考落榜生来年再战。
      《焦点热谈》则重在介绍由学生转向其它团体的经验和门路。
      作为一家合格的新闻单位,《东方都市报》必须想所有读者之想,操所有读者之心。
      “7月份《保密局的枪声》电影上映后,”负责连载的编辑介绍道:
      “我们刊登的原著《黎明之前》非常受欢迎,读者们纷纷来信要求重新连载,所以这个周末想专门出个《黎明之前》的特刊。”
      “可以考虑,”江海点了点头:“《黎明之前》的作者是江山同志联系的,会后你找他商量就行。”
      “另外,《黎明之前》的连载还有一周就要结束了,”连载编辑继续说道:“我这里已经挑选了几部感觉还算可以的。”
      “嗯,”江海微微一笑:“一会可以交个大家先看一看,再决定刊登那部。”
      “好的,总编。”
      “距离高考成绩的公布时间已经有些时日了,”江总编笑道:“最近,咱们报社的读者来信是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杂。”
      蔡文升点点头:“前阵子总编提议,要新辟出一个板块创办《读者来信》的栏目,我这边正好有几封信,大家看看先登哪篇好。”
      随后几封读者来信,开始在会议室里传阅了起来。
      【东方都市报的同志您好,我叫李超群,今年27岁,插队时遇见了同为浦江人的裴燕同志。
      我在电影组当放映员,她在后勤养猪。
      很快,我俩就在一起恋爱了。
      本已决定在当地的知青所里结婚,没想到今年的一纸通知彻底打乱了我们的所有计划。
      她的父亲是浦江仪表厂的一名工人,于是顶了父亲的职位后,裴燕成了一位国营企业的工人。
      而我,目前只能顶替了父亲在街道施工队工作。
      学徒工工资按天算,室内9毛一天,室外1快2一天。
      每天回家累的快散架不说,还要和对象为彩礼的事情讨价还价……
      很可惜,尽管我已经非常努力,但对象最后还是和我吹了。
      你们也许想象不到我当时的心情,总觉得身边的一切都已经变了。
      周围人张口闭口谈得都是工作和工资,真的非常怀念当初在北大荒的日子。
      写这封信给你们的时候,我已经办理好了返回北大荒的手续。
      当派出所的同志劝我再考虑一下时,我只说了一句话:“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返回北大荒了。”
      于是,啪的一声,一只红艳艳的图章落在了我的户口本上。
      写这封信给你们,就是想请你们把我的经历告诉城里的广大知青同志,如果在这个城市待的不痛快,我们还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
      江山一声不吭的看完了手里的信。
      坐在身旁的新闻部主编荣斌,悄悄挨了过来:“那信你看完了?”
      “嗯。”
      “感觉怎么样?”
      “感觉?”江山呵笑了一下:“感觉不怎么样,一会你可别选这封。”
      “为什么?”荣斌疑惑道:
      “我们编辑部目前收集到了不少知青闹事的新闻,既然某些同志选择了返乡这条路,也可以对外宣传一下嘛!”
      “用这方法来缓解知青的就业压力?”江山立刻劝道:
      “你可赶紧打住吧,别让人家父母上我们报社来闹事……”
      “会有这么严重?”经江山这么一提醒,荣斌赶紧设想了一下:
      “算了,咱们报社还是别惹这种是非了!”
      “本来就是,”江山严肃道:“只要是关系到别人一辈子的事,外人都该闭嘴。”
      劝人向善、或劝人向上倒是没问题。
      正说着,又一封读者来信摆在了江山的眼前。
      【编辑同志您好,我的名字叫俞敏洪,是一位高考落榜生。
      最近才在老师的帮助下,借到了几张《东方都市报》,真是相见恨晚啊。
      怀着激动的心情给你们写下了这封信,现在我急需你们的帮助……】
      嗯?
      两行字轻轻一扫,江山直接愣住了,赶紧又重新看了起来。
      (本章完)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见就动心”的银行广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