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章:田婴这货是个好助攻[2/2页]

战国称帝 孤灯伴佳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李昊大喜,不禁开怀大笑道:“先生大才,我若得先生相助,可抵千军万马。对了,先生可还记得我们的赌约。如今已过月余,六国攻秦进展如何?”
      陈轸摇头苦笑道:“炎君之远见,胜陈轸多矣。六国合纵,然齐楚却未出兵,燕国也游离在外,真正联军只有魏、韩、赵三晋之兵。如今三国甲士已至函谷关,虽然看起来势大,但秦兵乃虎狼之师,情况不容乐观。”
      李昊笑道:“再有月余,六国攻秦成败自见分晓,先生到时可要履行诺言呀。”
      “局势虽然有变,但胜负还在五五之数。联军若败,吾自然不会毁诺。”
      陈轸如此卖力献策,也是给自己铺路。六国联军比预想中少了一半,他已无必胜把握。
      若胜,他稳居楚国。李昊是个雄心万丈的主,此番助其盘活炎地,将为齐国埋下颗不安分的钉子。
      若败,他将是李昊之臣,此番献策盘活炎地功莫大焉,将来地位不可撼动。
      有了陈轸的计策,李昊心中大定。俩人又商定了城池交割事宜,陈轸就离开了郯城。
      陈轸前脚刚走,淳于髡后脚就过来了。
      “炎君,此次洛邑之行,在下幸不辱命。炎地如今已经成了炎君私地,希望炎君也能够信守承诺,我好向齐王交差?”
      李昊请对方坐下,笑道:“淳大夫放心,本君不是毁诺之人。这几日,齐王就会收到天子诏书,迟则生变,明日,吾就与夫子同返临淄如何?”
      淳于髡闻言大喜,行礼道:“炎君真乃信人,在下自当从命。”
      此事不解决,李昊心里也不踏实。羽山大营距离郯城不到十公里,那里一万常备军保不齐啥时候就会杀过来。
      淳于髡这次确实帮了大忙,李昊又赠送给对方一副书画,还承诺文房四宝一旦投产,第一时间会给对方送去一批,让淳于髡喜出望外。
      随后,郭秀前来请辞,李昊从对方那里知悉,姬狐公主迎亲日期为十一月十日,不由暗暗记在了心里。
      次日,李昊随同淳于髡一同前往临淄,此次没有车队拖累,速度快了很多。
      三日后,李昊再一次走进了齐国王殿。
      “炎君,因何而来?”
      李昊行礼道:“天子下诏,让吾承袭祖地。李昊惶恐,特来此说明。”
      “哦?难道恢复郯子氏先祖宗庙社稷,承袭故土封地,不是炎君所愿吗?”
      齐王语气平淡,但脸上却不好看。这就好比我给你个村子当村长,结果你他么带着村子闹独立。
      李昊点头道:“若恢复先祖荣耀,昊自然高兴。但是,郯、渝二城本为齐国国地,如今变成昊之私地,于理不合。未免大王误解,昊放下文房四宝筹建事宜,星夜赶来临淄向齐王请辞。昊少年时,家境贫寒,生活动荡。如今也只是想寻得安稳日子,写写字读读书,没有太高追求。所以,请齐王收回郯、渝二城,准许昊归隐山林,从此不问世事。”
      “什么?”齐王未曾料到李昊会如此说,不禁面露惊异的沉思起来。
      “王上,此事万万不可。天子虽然式微,但毕竟是大周正统,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各国虽然听诏不听宣,不把周王室放在眼中,但没谁明着和天子对着干。齐国若违诏不尊,不禁大损齐王贤名,更会给各国留下口实。若有机会,各国完全能够以此为由攻伐齐国。”齐相田婴站出来道。
      李昊闻言暗乐,战国还未结束,天下还是大周的天下。如今七国之势胶着,天子虽然被架空,但大义还在。周王室就在洛邑,谁敢灭天子取而代之?
      李昊此举,正是以退为进。
      殿中众夫子也纷纷反对,李昊肩负督造文房四宝重任,这帮人早就翘首以盼,若他归隐山林,那一切不都落空了。
      “王上,炎君肩负造办文房四宝重任,此乃造福天下之举,万万不可荒废,请慎思之。”彭蒙也站出来建言。
      其他众大夫也纷纷劝说。
      齐宣王也没了主意,李昊上来就撂挑子,着实让他有些惊讶,同时也打消了他部分疑虑,至少李昊态度很端正。
      “以诸位之意,该当如何?”
      田婴开口道:“自武王建周,敕封天下,国家无数,我齐国就有薛国、藤国、祝国、遂国等属国。如今,炎君得天子诏令承袭炎地,郯国复辟之势已成定局。郯国仅俩城之地,乃是弹丸小国,不妨让郯国成为齐国属国,以此作为节制。”
      其余人沉思良久,貌似天子诏令下,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了。
      齐王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照此办吧。”
      李昊有些傻眼,自己准备的诸多说辞,还没用就达成了目的。如此顺利,让他如在梦中,有些难以置信。甚至,此次收获远在意料之外。
      他原本想成为第六都,先拿回兵权,复国之事缓缓图之,根本不敢想齐国会同意此事。只能说计划赶不上变化,谁知齐相如此给力,无心插柳反而成荫,让李昊捡了个大便宜。
      如此,六都之事无需再提。既然自立一国,自然可以随意募兵。而炎地的羽山大营,李昊也可以随时接管,这些甲士可都是炎地百姓。
      李昊离开齐王殿,再次去了一趟稷下学宫拜见孟子。俩人聊了半日,离开时,李昊身后跟随了一百多名稷下士子。
      东阳、东海二城还等着接受,李昊没在临淄多做停留,次日便带人返回了炎地。
      回到郯城第二天,范忠来报,有个叫猗蔚的人求见。
      “猗蔚?战国首富?战国最大的商人。”
      李昊面色一喜,这货来的好,来意不用说,肯定看上了文房四宝。

第九章:田婴这货是个好助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