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六章:咱也可以称孤道寡了[1/2页]

战国称帝 孤灯伴佳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早在月前,李昊就发了国书邀请各国前来观礼。
      齐国派了田婴,楚国来的是昭阳,其他国家就没那么给面子了。魏国、秦国、韩国、赵国干脆没人来,就连宋国这小国都没来人,燕国则是随便派了个中大夫过来。
      如今六国攻秦刚结束,不管是在舔伤口也好,不承认李昊身份也好,李昊都不在意。如此更好,他可以暗中发育一波。
      田婴和昭阳,自有陈轸接待,李昊也不需要出面。
      李昊复国,肯定要告祭先祖。此套流程礼节,全部由尹文主持,有周天子赐下的九锡礼器,李昊就是货真价实的一方诸侯。
      李昊登上祭坛,尹文献上五谷三牲祭品,开始宣读祭文。
      少昊始祖后裔郯子氏已昊恭备五谷三牲颔首而祭。曰:
      仁民则昌,德盛则兴。煌煌我祖,万世垂功;
      抚度四方,万国和融。奠基华夏,百族盛兴。
      唯力是奉,唯德是行。懿德仁勋,世代相颂。
      恰逢乱世,山河破碎;后裔已昊,无双贤名;
      复辟故国,情倾百姓;惟人为本,本固邦宁;
      沭水盈盈,羽山苍苍;古柏凝翠,春花吐芳。
      告慰我祖,敬献心香。大礼告成,伏维尚飨!
      象征性分食了祭品,尹文再次高声喊道:“加冠。”
      李昊看着王冠,内心也有些激动。
      一旦戴上王冠,他就成了真正的一国之君。
      “礼毕。”
      “拜见国君。”
      ......
      祭坛下方,不论外国使臣,还是本国官员,亦或围观百姓,纷纷跪拜在地。
      李昊心怀激荡,哈哈大笑道:“起身吧!”
      “山河破碎,亡国百年,天怒人怨,民不聊生。今天,我郯国得以复国,当改头换面,喻示新生。自此,我郯国国号改为唐,我之己姓改为李。”
      古人改姓很常见,始祖黄帝本姓公孙,后改为姬姓。而少昊原本是姬姓,后改为嬴姓。李昊作为少昊后裔,原本应该是姬姓,但不知道祖宗改了多少次姓,最终却是己姓。他干脆改了己姓恢复李姓。
      至于国号,国人对汉和唐最有感觉,李昊也喜欢唐这个字,干脆抢过来用。
      “封:陈轸为唐国丞相,兼任吏部部长。”
      “封:范忠为户部部长。”
      “封:猗蔚为商部部长,兼任户部副部长。”
      “封:尹文为礼部部长,兼任农部副部长。”
      “封:郑山为工部副部长。”
      “封:廉颇为军部副部长,兼任玄武军旅长。”
      “封:王清为郯城县长。”
      ......
      “谢君上。”
      一系列正式册封,让下方众人无不心情激荡。
      陈轸更是感动莫名,不但被封为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兼任吏部部长之职,而且都是正职。不像其他人还有副职,足以看出李昊对他的信任和看重。
      猗蔚更是兴奋莫名,商家第一次走上仕途,同其他各家一样,地位官职不差分毫,甚至还有一正职,一个副部长。李昊册封的时候,第一个封的就是他商家猗蔚。如此殊荣,他焉能不高兴。
      至于尹文,毕竟是战国著名哲学家,稷下大夫。李昊最初想让对方做吏部部长,后来想想还是做罢了。因为这货是道家之人,理念是无为而治,更是提倡‘大道容众,大德容下这一观念。如果让对方掌管吏部,唐国将来怕是遍地是贪官。
      “炎地建国,天下共贺,当与唐国百姓共享这份喜悦,孤于此颁布几条政令。”
      “一:大赦天下,凡唐国四城之囚犯,皆赦免罪责放之归家。”
      “二:免征三年粮税,唐国百姓三年内,所种之粮皆归自有。”
      “三:废除井田制,农部派人丈量土地,按每家每户人头划分土地。土地不能买卖转让,只能用于农事生产。”
      “四:薪酬制,唐国士族、官员若要雇人,必须付给劳工酬劳。”
      “五:育婴奖励政策,凡是我唐国户籍在册百姓,唐国元年也就是今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婴儿,只要去县府登记,每月可得一百斤粮食奖励,直到婴儿十五岁止。另外,每一个婴儿,可为家庭免去两年粮税。”
      “六:唐国不争霸天下,不想穷兵黩武,不愿扩大军队规模,只想让封地百姓生活富足。故此征兵年龄设为二十岁,退役年龄为三十岁。”
      “凡参军士兵,每人每月可领三百斤粮食。兵士入伍几年,家庭就免几年粮税。另外,凡兵士直系后代,可免费就读私塾,私塾可教育幼儿读书识字。”
      “士兵退役后,可纳入国家公职体系,按士兵等级优先供职法部治安司,每月享有公职人员的稳定

第十六章:咱也可以称孤道寡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