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和我猜想的一样,赵三先生他们这些人都没有跑远。
      最先被找到的是吕涛,这个正儿八经的手艺人。
      整得我和王大祥叫苦不迭,一个住处被炸,一个刚建立的公司小楼被炸。
      他所在的河坝乡,是文县下面的一个小乡镇。
      文县的格局与南城县和江县都不同,乌江不在县城之外,而是直接穿过县城。
      将县城一分为二,两部分城区。
      由于出行的需要,船舶比其他几县都要发达。
      当时只有一座大桥连接两地,在此后三十余年中,又陆续修建两座大桥。
      第三座大桥还有余秋雨的题字。
      农历还在六月末,阳历早已入秋。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的黔州开始下雨。
      雨丝绵密,并不急促,落在面包车上没有一点声音。
      我将手从窗外缩回来,等的船已经到了。
      天色堪堪露出几分鱼肚白,我们是第一批登船的人。
      摆渡的是一个中年人,我不知不觉间,又想到梁博文第一次带我做事。
      在船上一个砖头接着一个砖头往箩筐装时,那个给我们开船的船老大。
      “李达,只晓得在河坝乡的一个村,不知道具体位置吗?”
      老林和李达的关系一直不错,他们两个合伙的房贷生意蒸蒸日上。
      比起被我们追得跟狗一样四处逃窜的皇太极,实力更加雄厚。
      老林是个未雨绸缪的性子,一路上问了许多细节。
      李达轻轻摇头,“不知道,能找到在那个村都是人托人,托了几转。”
      雨水落在江水中,顿时消散无影,连一丝波澜都造不成。
      “说那么多没用,”我目光从江面上收回来,“就是挨家挨户的问,也要把这人找出来。”
      吕涛这个人必须死。
      要不然什么时候再配点炸药,冒出来给我来一下。
      太过危险。
      王大祥没有来,我说的话就是一锤定音。
      不管是老林还是李达都没有再多说。
      要想富,先修路,乌江把这文县一分为二,阻隔了另外一边的发展。
      我们上船那一边,还有几分县城城市的雏形,这一边完全就是农村。
      之前我在文县也有几个熟人,大家几杯马尿喝了也能称兄道弟。
      在那个没有高科技的社会,来一个没来过几次的县城,简直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
      我没敢联系他们,因为其中势力最大,能够帮到我的人。
      和以前的我一样,也是做云霄烟的生意,靠着许仙林吃饭。
      许仙林现在恨不得吃我肉,要不是王大祥摆出力挺我,打不了杀人跑路的架势。
      估计他早就对我下手了。
      “李达,带路吧,是哪个村。”
      跟着李达来的其中一个人,就是文县出来的人,李达招呼一声后,他快步走在前面带路。
      我比较赶,担心如今的吕涛是个惊弓之鸟,整天藏头露尾,或者等我们感到已经换了地方。
      所以我问道,“远不远,要是远先找个地方搞部车。”
      那人想了一下,没直接说远还是不远,“我们这样走过去,可能要四十多分钟。”
      我嗯了一声,“带路吧。”
      不找熟人帮忙,四十多分钟我买不到车,偷车犯不着,容易惹出麻烦来。
      仅有的极端水

第32章 老人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