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进了林山县,我不由得再一次感慨。
      到这种地方来做官,真的是他娘是流放。
      江县在南城周围那一圈,已经属于偏僻的了。
      这林山县更加偏僻,城区落后,大量木房和砖木结合体。
      真要比较,只能拿大口镇这个距离南城最近的镇,来和这林山县的城区做比较。
      这是1995年,不是1985年。
      我开着这烂泥巴糊住半个车身的夏利,在这林山县都是个稀罕物件。
      特别是这边稍微上点年纪的人,听不懂普通话也听不懂南城话。
      真是要了老命,我和文闯在这两条街上,来来回回转悠好几圈,才找到住宿的地方。
      一家由招待所改出来的旅馆。
      早二十年住这地方,还得拿着介绍信。
      一个房间当中两张床,我和文闯刚好住在一起。
      两人简单洗漱一番后,各自坐在窗前一口接着一口的吸烟。
      半晌谁都没有说话。
      良久,文闯将烟头扔出窗外。
      “老癫,先不说这路,单单说这边这个经济,我们把摩托车小彩电弄来怎么卖啊,消费不起啊。”
      这是个不能忽略的问题。
      有的地方热干面涨一块钱,老板脑袋都被砍了下来。
      有的地方几张生菜叶卖一百二十八元。
      即便我能把东西弄进来,这些新奇物件不愁销路,但人家买不起,也是个死局。
      而且从南城弄到这边来,中途的运输成本,肯定会逼得我涨价。
      也就会造成现在常有的现象,十八线城市,一线消费水平。
      这样一来,更买不起了。
      不过我没有文闯那么悲观,因为他想得有些片面。
      “文闯,你这想错了。”
      “物流物流,就是让物品流动起来,谢天云未必是傻了,觉得我们来卖个东西就能带动经济,是他的政绩。”
      “南城那边接通湘省,流入粤省的新奇东西这边没有,但这边有的东西,南城那边未必就有啊。”
      “钱也只不过是国家背书的一张纸,本质上所有交易都是以物易物,各取所需。”
      “我们低价收这边的东西,给老百姓钱,再从外面运东西进来把他们的手里的钱挣回来,加上收购的东西卖出去,等于一下赚两边的钱。”
      “这里的人有钱能消费,消费就能拉动经济,有经济谢天云才能挺直腰杆做事。”
      文闯大惊失色。
      “你什么时候懂这些的?”
      我深沉的抽了一口烟,看向被云雾遮挡的重重大山。
      “来之前谢天云打电话给我说的。”
      “估计是怕我看到这边这模样跑路吧。”
      文闯放下心来,“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你鬼上身了呢。居然跟老林一样,说起来头头是道。还能说出钱只不过是国家背书的一张纸。”
      不咸不淡的玩笑过后,我和文闯各自脸色平静下来。
      准确的说,是不好看。
      “这地方再怎么说,都是一个县,你这个体格子能拉动一个县的发展?”
      文闯这句反问,直击我的痛点。
      诚然,这些年风里来雨里去,我确实挣了不少钱。
      而且真到要做事的时候,也可以从判官和刘宝他们这些人手里调钱过来。
      但对于一个县来说。
      杯水车薪。
      虽然没有读过几天书,但也没有自大到,认为自己荷包里面的钢镚砸在这林山县。
第21章 最后一次争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