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四章 崭露头角[2/2页]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大明第一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明显的一文一武。
      而且朱允?姿坪醵陨?钪柿恳?蟾?撸?圆还咂铀氐姆共恕
      “传话给尚膳监,皇孙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给东宫的膳堂加肉,不必再按丧期从简。”
      朱元璋简单的一道旨意,让东宫的伙食恢复如初,顿顿有肉。
      待宫人出去传旨,蒋?继续道:
      “在大本堂,陛下您离开后,两位殿下比试才华,允?傻钕伦魇?皇祝??椎钕伦魇?绞?.....”
      忙碌的御笔一顿,朱元璋讶然抬头:“他还会作诗?”
      像是发现了新大陆。
      简直不敢相信!
      朱元璋道:“仔细说说。”
      面对朱皇帝犀利的目光,蒋?不敢隐瞒,如实汇报。
      三首诗都被锦衣卫记在小册子上。
      “古有曹植七步吟诗,俺孙子也能七步作诗?”
      朱元璋咧嘴一笑。
      旋即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这么一说,倒是这混小子故意藏拙?
      又好像不对。
      一个有心计的人固然可以隐藏野心,但如何隐藏才华?
      纵观古今,又有几人能七步作诗?
      更何况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年郎。
      朱元璋又将注意力放在诗词内容上。
      “......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朱元璋默念着朱允?捉栌醚钌鞯哪鞘资?
      很有深意啊,尤其是最后两句。
      历代都是前人创下的基业后人接手,当事者自己却以为是在进行龙争虎斗。
      这不就是暗示说他们在争夺皇太孙之位?
      允?渍饣煨∽樱?问庇腥绱司辰纾
      朱元璋虽是草根出身,幼年不识几个大字,但在打江山期间,他自学文化,经常跟大文豪们在一起,虚心学习。
      特别当皇帝后,更是狠抓教育,从四书五经到兵书阵法,从历史典故到天文星占,朱元璋都能信手拈来!
      《国榷》中记载:“吴王微时,目不知书,起兵后,日亲诸儒,流览神解。”
      《明史纪事本末》中记载:“太祖……身在行间,手不辍书,遍考百王之迹,深明治乱之故。”
      有明一代,从始至终,最善于学习的皇帝,唯朱元璋和朱由检二人。
      崇祯皇帝朱由检虽自嘲“幼而失学,长而无闻”,但实际上他在所有皇帝中算是学识渊博之人。
      “你是说,允?子?俗詈笕醋约喝鲜洌俊
      朱元璋不解。
      蒋?回道:“是,三殿下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亲兄弟之间不必分个高下,自愿认输。”
      看来朕大大低估他了!
      朱元璋本就是个有心计的人,自创业到现在,当了四十年老大,什么样的人和事他没遇到过?
      朱允?渍獾阈⌒乃迹??谎劭闯觥
      不过,朱元璋觉得,朱允?啄腔煨∽佣?们?茫?幕晨砣荩?怯写蟾窬值娜恕
      朱元璋屏退殿内所有人。
      独自一人靠在龙椅上。
      幽静的大殿内,他如一个孤独的老人,发出一声长叹。
      “标儿,你这一走,把爹给难住了。”
      朱元璋喃喃自语:“爹本想立允?晌?侍?铮??四愕艿苊堑男乃肌!
      “没想到允?椎哪宰踊盥缌耍??饧父鲈碌谋硐郑?刹坏昧恕!
      “兵法韬略,才华横溢,能文能武,仁义与手段皆有,简直与你当初一模一样啊!”
      说着,不禁老泪纵横。
      “爹现在犯愁,该如何抉择?”
      “标儿,你若在,爹何苦愁这档子破事?”
      ......
      当天下午,朱元璋突然传旨,让两个年长的皇孙明日参加早朝。

第二十四章 崭露头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