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年半,水库中已经淤积泥沙15.3亿吨。】
      【泥沙在渭河河口形成拦门沙,渭河下游两岸被淹,土地盐碱化。紧接着,还出现了黄河倒灌,严重威胁着关中平原。】
      潘季驯叹息,看来黄河的泥沙不能一味的拦截。
      嬴政皱着眉,黄河倒灌,会导致渭河水上涨,咸阳岌岌可危。
      【后面,三门峡下游又修建了小浪底工程,这次充分汲取三门峡工程的经验教训,小浪底保证下游防洪,减淤的前提下,还可以调节
      径流,小浪底使下游花园口的防洪标准由六十年一遇提高到了千年一遇。】
      【黄河上游同样修建着许多的水利工程,这就形成了下游排沙泄洪,上游调节流量、蓄水,水利工程体系协调运行。】
      潘季驯脸色发白,如此之多的水利工程!
      以现如今的条件,根本就不可能做成。
      各个王朝也是纷纷摇头:做不了!
      哪怕是知道了黄河泛滥决堤的原因,但是像后世这样子的大型水利工程是做不到的。
      就算就举国之力决定去建,材料是什么?后世那些坚实的堤坝就不可能是泥巴!
      退一万步说,材料有了,谁去修?
      征万民去修建吗?
      只怕还没建好王朝就被推翻了。
      百姓们面无人色,万一当今圣上看得一个心潮澎湃,突然就下令征徭役来建水利工程可怎么办!!
      诸葛亮深思:后世的水利工程得以一个个的建设,是否说明了朝廷的财政宽裕,而且有上面的全力支持,下级官员才能放心去做。
      而且,后世必定不会是征徭役。
      是不是花钱请的雇工呢?如果出钱那就说得过去了。
      不会有人为此造反,毕竟普通百姓谁不是为了碎银几两而奔波呢。
      有的钱赚,为何要去冒那杀头的风险?
      最重要的一点,整个社会必定发展到了某一个技术发达的程度!可以轻而易举地去建造这些大型的,在他们看起来不可完成的工程!
      那么现在,无论哪一点都不具备。
      哎……诸葛亮长叹一声无言。
      【除了黄河上修建水利工程,三北防护林的建设,有效的控制了黄土高原泥沙的流失。】
      潘季驯眼睛亮了:种树!防止泥沙流失的方法居然是种树!
      竟然如此简单吗?
      而且这个是他们现在就可以做到的事情。
      其他王朝也高兴起来:种树!可以,他们可以的!
      但是百姓们却没有笑容。
      种树?别说种树了,他们甚至还要砍树!
      不砍树如何开垦荒田?不种田他们哪来的粮食?
      不光没有粮食,甚至连朝廷的那些苛捐杂税都交不起!
      交不起怎么办?卖儿卖女吗?
      还有,不砍树他们去哪里找代替木材的燃料?
      这是让他们夏天饿死,冬天都冻死吗?
      简直荒谬!
      后世可以去种树,因为后世人压根就不愁吃穿。
      他们连火都是用是什么天然气,自然不需要去砍树。
      可是他们有吗?他们没有!
      如果谁不允许他们砍树,那他们只能砍了他们来做柴火了……
      毕竟,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而且……后世的那首国歌的歌词一直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普通百姓的灵魂深处!喜欢向各朝代直播社畜生活的我爆红了请大家收藏:

第113章 黄河治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