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听说没有,刘公要开课!”泾县之中,几个读书人之间私下正在议论。
      这里曾经有尚贤馆,不过后来随着孙?惫?ネ鹆辏?馍邢凸菀舶崆?斯?ァ
      只是本地的读书人,也因为尚贤馆的存在,逐渐有了个圈子。
      “听说了,据说还是使君的主意,刘公同意开课三年……你说,要不要我们过去宛陵?”同伴有些意动,毕竟江南这边没什么大儒。愿意免费开课的,那更加没有。
      “只是现在这个消息都传开了,既然能传到泾县,自然也能传遍整个丹阳。最后可能整个江南都知道,我们现在过去,还能有位置给我们听课?”另外一个同伴提问。
      没有扩音系统的这个时代,讲课可是很费嗓子的事情。
      若是有回音壁,再加上铁皮大喇叭,大概能照顾到一两千人。
      可有兴趣听刘熙讲课的,怕不止一两千人。
      “管他还有没有位置,我们先过去再说!再不去,那可真没位置了!”最开始的那人高呼。
      几个同伴觉得有道理,于是纷纷回家,和家里人说明情况。
      好在这些人家里,基本都还算富裕,就给他们准备了盘缠和行囊。
      几人第二天一大早,就朝着宛陵进发。
      真的到了宛陵这边,询问了开课的事情,才知道课程是晚上酉时到戌时两个时辰开课。
      而且和预料中的不同,刘熙只上两‘节课,其他三‘节课是数算、农耕和工商方面的内容。
      什么内容其实无所谓,免费的课才是关键。
      问了问地点,过去现场才发现,来这里聚集的人不少。
      毕竟上面说了,有教无类,希望改变命运的,都过来打听夜课的事情。
      “来了来了,上好的笔记本,物美价廉啊!笔墨纸砚,品质优异,欲购从速!听课不记录,下课不小心忘记了怎么办?”会场周围,好几个摊贩趁机叫卖。
      不少学子闻言恍然,立刻过去询问价格,发现价格还真的挺便宜。
      尤其是笔记本这玩意,一百多页纸,只要十文钱。
      难得是纸质光滑平整,感觉比蔡侯纸要高级许多。
      这个品质的纸张,换了平时没有二三十文,怕是都买不到。
      蔡伦当初的确是改良了纸张,问题受限于原材料和工艺问题,纸张的价格依然很贵。
      尤其是纸的质量不太好,三五年的存放还好说,超过十年可能就要碎裂了。
      是以这年头,短期的记录,比如说公文什么的可以用蔡侯纸,可涉及到长期保存的内容,主要还是用竹简。
      只是学子们权衡一番,还是咬牙买下笔记本。
      毕竟考虑到人数,记笔记的效率等因素,还是笔记本好用。
      大不了上完课,回去再另外找竹简,把内容复写下来。
      苦的是一般人,听说不限身份,只是也并非从零开始。
      没读过书的有兴趣去听,却又担心听了没用。
      大部分不是农民就是干苦力的,天黑就希望能早点睡觉,否则明天怎么有精神去工作?
      搬货都要拼命去搬,否则那么多人等着干活,你不卖力谁雇你?
      再说这工钱和货挂钩的,多搬一些收入才多……
      可说句实话,谁愿意一直搬货,知道读书能改变命运,可如何取舍又是个问题。
      “要听课的,都过来登记一下!”话说当头,已经有士卒过来维持秩序,又有小吏过来登记,顺便发放号牌。
      说是人数有限,第一天只能允许五百人旁听,第二天再酌情增加。
      说真的,反应会如此强烈,这点已经超过孙?钡热说脑ち稀
      毕竟这年头,读书人还是比较少的,大多都是世家豪族子弟,才有机会得到启蒙的机会。
      江南这边的学风其实没那么鼎盛,毕竟穷山恶水,大部分人更喜欢走习武的路线。
      毕竟打猎也好,上山采药也罢,都算是一条不错的出路。实在不行,还能从军。
      读书人少,就宛陵这边,凑个二三百人就不错了。
      就说尚贤馆,南来北往那么多读书人来碰运气,加起来

第135章 各方云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