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7章 暗流涌动,决战北线[1/2页]

我都俯瞰战场了,你说我不懂指挥 属性纯良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夜色笼罩着战场,月光被厚重的硝烟遮蔽,天空如同一张压抑的黑幕,静静地承受着两支大军的逼近,交锋。
      在这寂静的夜晚,战局如同风云变幻,随时可能翻转。
      陈望和板垣四郎这两个决定战争走向的最高指挥官,却几乎同时保持着沉默,注视着自己的战略棋局。
      他们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彻夜未睡,重心都不约而同放到了北线,正在紧锣密鼓地调动军队。
      说到底,两个天才指挥官之间的对决,最终还是要看谁的兵强,谁的兵弱。
      陈望站在地图前,双手背在身后,目光凝视着密密麻麻的阵地布局和敌军的兵力调动。
      他的眼神锐利而深邃,仿佛能够看透一切。
      今日战局的变化,每一分每一秒,都如同在他脑海中精确重演,整个战术布局如同指间的棋盘。
      而陈望,显然已经把握住了这场战争的关键。
      现在,北线的局势,随着日军集中兵力的逼近,变得愈发复杂。
      而南线的战斗依旧胶着,陈望的目光始终锁定在这片即将迎来决定性冲突的战区。
      “板垣四郎,果然如我所料,一点不差。”
      陈望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冷笑。
      “他不仅仅想突破我们的北线,他还希望我投入全部的兵力在河西,让他顺利压制。
      但……这正合我意。”
      他早已从各方侦察兵和前线传回的情报中得知,日军的北线进攻已经愈加猛烈。
      板垣四郎集中了大量兵力,准备突破万煌的防线。
      而陈望的战术,则是在这场兵力对决的关键时刻,做出了一种近乎冒险的安排。
      陈望的目光转向身后的地图,河西岸的位置愈发显眼。
      经过一整天的战斗,日军并未取得根本性突破,反而在不断的消耗中暴露出一些破绽。
      “老胡,把咱们在临沂城内的所有预备部队,全部调到河西岸。”
      陈望缓缓开口,语气里没有丝毫犹豫。
      “我要板垣四郎确信我们全部的兵力已经集中在河西阵地,到时候他才会放手进攻。
      等他全力进攻北线,就是我们的反击取胜的最好时机。”
      这样做,表面看似是为了加固河西防线,实则隐藏了更深的战略意图。
      换言之,陈望要让板垣四郎更加坚信,他的主力都已集中在河西一带,从而引诱他进一步将全部兵力投入北线。
      而一旁的胡琏听了,眉头不由得微微皱起。
      他站在陈望旁边,沉默片刻,才开口道:
      “军长,如果我们把所有的预备部队调动到河西,日军的北线并没有真正被压制,岂不是让敌人抓住了机会?
      到时候,咱们的主力,就被死死咬住了,鬼子要是从北线横扫而下。”
      “老胡。”
      陈望转过头,看着胡琏,目光冷静且坚定。
      “预备部队的作用,不是为了防守,而是为了最终的胜利。
      我们的计划只有一个目标——引诱敌人北上。
      预备部队就是要在这种关键时刻出手的。”
      胡琏仍有些不安,低声道:
      “可日军到底强悍,如果一切如您所料,板垣四郎将主力调动到北线,咱们没有预备部队了……”
      “他把所有力量集中到北线,也无非是要攻破我们的防线。
      但我们早已洞悉他心思,等他进入死地后,我们在南线的反击,会让他无法招架。”
      陈望轻轻一笑,继续说道:
      “而且,老周亲自带领人马,足足花了一个多月加固的河西防线,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
      周品站在一旁,听着陈望的部署,脸上没有一丝疑虑。
      他此刻已经完全融入了陈望的战略布置中,几乎可以预见到接下来的胜利。
      “老陈,你放心。”周品低声道:
      “我亲自坐镇指挥,任何鬼子想要突破河西防线,都要付出命的代价。
      我知道日军的攻势凶猛,但在河西阵地,他们没有任何机会。”
      他语气中透露出坚定的自信,每个字都充满着不可动摇的信念。
      “我绝对不会让敌人突破河西。”陈望也再次强调:
      “日军的主力一旦进入北线,我们的反击,将让他们一败涂地。”
      胡琏看着陈望和周品,最终点了点头,随即敬礼,下去执行命令。
      *
      与此同时,河东的日军指挥部内,板垣四郎的眼神犀利,眉宇间掩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他站在厚重的作战地图前,目光不停地扫过那些标记,脑海中回响着各方参谋的汇报。
      他很清楚,和陈望这样的强者对决,任何一步,都可能关乎整个战局的走向,稍有不慎,便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自从战争初期,板垣四郎便断定,北线才

第227章 暗流涌动,决战北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