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七十七章 运输[2/2页]

智人 岭南仨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度为132米,日常蓄水高度为100米。
      这并不是最关键的地方,最关键的是这座大坝一侧的通航船闸,其设计是双线4级船闸,最大通行船只的上限为2万吨级别(1000标准集装箱船)。
      而俩人在电视台上公布数字,却是最大通行船只的吨位只有3000吨。
      显然这是故意隐瞒外界。
      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减少外部压力。
      因为当翁河的上游,与暹罗的湄南河最大支流——宾河,两者最小距离不足20公里,仅隔着他念他翁山脉的一处低矮山岭。
      未来完成河道疏通之后,只要挖开这一片山岭,两条河流就可以直接联通。
      到时候,两万吨级以下的船只,从仰光到曼谷、清迈的航程,将从原来3600~4200公里,缩短到700~1000公里。
      这也是为什么刘志凡会特地邀请乌南过来的原因。
      如果要让整条运河的通航能力,达到2万吨的上限,暹罗那边也必须同步改造湄南河,到时候才可以无缝衔接。
      至于为什么不挖掘克拉运河。
      主要是现在没有必要,同时也存在巨大的外部压力。
      马六甲海峡的存在,本身就涉及到错综复杂的利益和战略。
      一旦开挖克拉运河,那必定会引起阿美利卡的关注,而星岛甚至会直接敌视克拉运河。
      因此现阶段,克拉运河并不是必须的。
      毕竟智人公司现在已经掌握了大马,至少掌握着马六甲的四分之一主权。
      而暹罗通过陆地连接了洪沙瓦底,又可以通过海路连接吕宋和大马,因此克拉运河并不需要太过于着急。
      相反,当翁河—湄南河运河却更加重要,因为这可以促进洪沙瓦底和暹罗一体化,并带动沿线的经济发展。
      毕竟这条运河连接了暹罗的北部内陆,让本来阻隔双方交通的他念他翁山脉成为一条坦途。
      现在修建当翁河大坝,疏通上游河道,以及暹罗修建湄南河建设大坝,就是为了两条河最后的连接。
      乌南知道这个计划之后,表情是既兴奋又忐忑:
      “刘总,大坝和河道疏通没有问题,可是挖掘他念他翁山脉的那一段山岭,天上的眼睛可很容易看到的。”
      “放心吧!他们看不到的。”刘志凡胸有成竹的回道。
      乌南瞪大眼睛:“如何不被发现?就算是盖迷彩布,卫星也可以通过反射波段察觉到异常的。”
      刘志凡擦了擦嘴巴,将餐盘推到一旁,然后拍了拍乌南肩膀:“下个月我们一起过去现场看看,明天施工队伍会过去踩点。”
      “刘总还真是喜欢卖关子。”乌南被弄得心痒痒。
      刘志凡摇了摇头:“眼见为实,而且具体的技术原理,你也可能会听得云里雾里。”
      “好吧!那我拭目以待。”
      一行人在员工小镇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便返回各自的岗位上。
      而另一边。
      天刚刚泛白,早就收拾好设备的特别工程队,坐上十几艘500吨的小运输船,便向当翁河上游行驶过去。
      虽然是旱季,但经过疏通之后的当翁河,仍然可以允许500吨级别的船只航行。
      那一处低矮山岭就在上游的中部。
      (本章完)

第一百七十七章 运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