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小江,你先别走,我突然也想起来个事!”
      江卫民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社长,什么事?”
      “是关于学校的事,现在学校虽然还没完全建起来呢,但是我已经让人在出版社腾出来了一个地方当教室。
      而且,我从文化馆调过来了两个老师,他们已经把教材都熟悉完了,接下来我们就打算开始招生了。
      小江,关于教学方面,你这里还有什么要建议的吗?”
      江卫民思索片刻,缓缓说道:“先按照教材培养一年吧。
      这一年里,我抽空也把我的绘画方式和技巧总结一下,
      然后再从我的团队,调出一两个人来当老师,
      让他们尽快熟悉我的绘画风格。这样等学生们毕业了,就可以直接在我这里上手工作了。”
      宋文卿微微颔首,接“行那我就先安排招生了,对了小江,你那个绘画组还缺不缺人?”
      江卫民摇了摇头,回答道:“暂时不缺,现在我这团队
      5
      人一组,正好
      15
      人。”
      宋文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郑重地说道:“小江,这样吧!学校这次招生,要是有优秀的绘画人才,就把他带到北京培养,要是没有就算了。
      还是那句话,现在是咱们出版社的关键时期,不能因为人员的问题,耽误了进度。”
      “行,社长!优秀的人才我是多多益善!”
      随着宋文卿将消息发布出去后出去后,青岛出版社开办连环画学校要招生的消息如同春风一般,迅速在整个青岛城市里传开了。
      大街小巷,人们都在议论纷纷。
      青岛某家属院,一群人围着一位青岛出版社员工。
      “听说你们出版社开办连环画学校了?”
      “那可不!”被询问的出版社的员工满脸自豪地回答。
      “你们出版社发展的越来越好了,现在连画连环画的学校都有了。
      是不是只要是能够进入到连环画学校学习,毕业后就能进你们出版社工作呀?”
      “那肯定的,要知道我们出版社的连环画现在在世界各地都在出售。
      所以我们出版社现在对有绘画才能的人需求特别大,
      近一年我们出版社在青岛来来回回找了半天才找到了那么几个有绘画才能的人,但是还是不够。
      这绘画的人越多,我们出版社就能发展得越好。”
      “那你知道学校招生有什么条件吗?”
      出版社员工一脸的骄傲“这我还真知道,首先有一定的绘画基础,而且年龄在
      15
      到
      25
      周岁。”
      “25岁还可以学啊!”
      “这可我们江社长心善,听说是最开始定的是
      15
      到
      20
      周岁,但是江社长考虑到要照顾返乡知青,才把年纪放宽的。”
      “江社长人还怪好的!”
      “那当然,江社长一来给我们出版社员工提升了多少的福利待遇!”
      “要是我儿子或闺女会画画就好了!真羡慕你们能够在青岛出版社上班!”
      要说现在在青岛出版社上班说出去能堪比八大员,而且可能还要超出,不仅福利待遇好,主要是真能分到房子。
      “你儿子要是会画画,我跟你说你以后就等着享福吧!
      不说现在出版社的福利还有工资,据说只要加入到江社长的绘画组,每个月都有
      100
    

第201章 招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