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到时候,还是死路一条!”
      周翰林的话音刚刚落下。
      随即,一旁愤怒的村民,便扑了上来,对着他继续暴打,刚开始空气里面还有惨叫声传出,后来,声音渐小,到最后,就没了生息了。
      而当周翰林被活活打死之际。
      村子里面的一些脑子活泛的村民,却是眉头紧锁——若是倭寇真夺下了江南,他们这些百姓,下场可就惨了啊。
      当他们在思考着的时候,钱塘江两岸。
      大批的村庄在反抗,或是自卫反击时,或是被倭寇肆虐后,都纷纷派出人来互相联络,一时间,钱塘江沿岸,上百个村镇,哪怕是一些没有遭受到倭寇袭击的村镇,也都得到了些,开始将村中的青壮给集中起来,预备防御倭寇。
      而与此同时,在石磨村派人去联络其他村庄,商议着如果倭寇再次来犯,鸣锣预警,共抗倭寇的时,周翰林临死前的话,也被传遍了两岸的村镇。
      一时间,百姓们十分惶恐啊。
      一旦倭寇占据了全浙。
      哪怕是仅仅只占据一个杭州府。
      那也够他们受的了——毕竟,他们都分田分地了的。
      还乡团的人,带着日本鬼子杀回来了。
      他们还能落得好下场?
      再加上对倭寇这一世仇祖祖辈辈遗留下的旧怨,和遭受倭寇袭击时,残死伤时产生的新仇,村镇之间的头面人物们相互联络起来,商议着以村镇为单位,一共前去,与左懋第他们共抗倭寇!
      华夏的乡民们,实际上是蛮有战斗力的!
      因为农民们先天性具有城市居民所没有的组织度。
      他们聚集为村,同姓同族相居。
      平时也经常集体性的进行大规模的械斗。
      而他们的械斗,实际上也就是低烈度的战争!
      甚至,比某些不入流的军队,还要“专业”的多。
      典型的例子,就是土客之争时双方的战斗。
      浙军之所以出名,也是因为义乌这地的百姓们械斗起来比较凶,被戚继光看中,所以才练的浙军!
      械斗这一情况,直到后世,仍然存在,后世某些村镇进行械斗,在早些年,是大炮机枪出动雷管炸药包齐上阵,挖在战壕,布有阵地,参战双方加起来高达上万人,李云龙发起的平安格勒战争,规模也不过尔尔。
      在后世,随着华夏的禁铳,民间的械斗却仍然存在,只不过开始回归原始的冷兵器时代。
      所有男丁,皆手持丈长的,顶部被削尖的钢管,充作长枪,或是手持加焊钢管把手的长刀,进行械斗。
      当下,这些聚集起来的村民们,虽然没有这么好的武器装备!
      但是,他们组织起来的规模,却相当巨大。
      手持农具,从四面八方,划着小舟,或是徒步而来的乡民们,聚集成群,以村族为单位,数量加起来,竟然高达了两万余人。
      别的不说,光是这个规模,就已经够吓人的了!
      当村民们集结起来,聚集在钱塘江两岸预备着,去帮忙左懋第作战时。
      湖州方面,还有建昌方面派来的援军终于抵达了!

第545章 乡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