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楼,你这是何意啊?”宁朗一脸不解,低声问道。
以他对李重楼的了解,似乎不是个手软的人。
今天对朱同仁却心慈手软了一把。
“我要打进永安的圈子。”李重楼开诚布公,但深层的原因他并没有说。
为什么选廉价的瓶子而不是翡翠扳指,其实有两个原因。
他来的目的是什么?
在永安的古玩圈子里扬名,甚至传遍全国。
展现自己的本事无可厚非,但朱同仁这样的其实并不算业内人,只能算是玩家。
何必与玩家斗气结仇?
如果朱同仁是一位鉴宝师,那结果自然完全不同。
李重楼从来都不是怕事的人,我行我素,软硬不吃。
前世,他就是这么活了一辈子,轻松自在,甚至除了许烈跟师姐外,没有朋友。
这一生,有母亲、妻子、师姐、许烈,现在还有宁朗这些朋友。
扬名立万是为了保护他们,让姓黄跟范雷有所顾忌,恐怕真会被这些大人物玩弄于鼓掌之中。
其二,这包袱瓶,不简单!
并非仅仅只是一个居仁堂的精仿品而已。
确切来说,前世他见过这东西。
是在一个通天大人物手中,那人比起黄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那人,恰好便是居仁堂的传人。
居仁堂,是民国时期的官窑,也是位于中南海内的一栋华贵建筑,但却更关乎一段屈辱的历史。
当年,李鸿章跟列强代表谈判《辛丑条约》,被列强要胁下令惩罚宣战的慈禧。
清庭当然不会任由慈禧被追责,不惜一切代价换取列强们改变主意。
李鸿章建议说不如在皇宫大殿的废墟上造一座洋楼,当作外交场所,也让洋人看看慈禧并非仇外的罪魁祸首,慈禧欣然同意。
但慈禧却又不愿在皇家禁苑里建造洋楼,觉得有失体统。
所以便模仿圆明园西洋楼建了海宴堂,1904年,海晏堂建成。
慈禧在中南海海晏堂举办过5次外交活动,接见过外国公使的夫人。
同年十月二十六日,海晏堂北面落成新仪鸾殿(即现在的怀仁堂),这一年正逢慈禧70大寿,清宫珍藏的《重建仪鸾殿设计全图》见证了这段历史。
然而,海晏堂并没给衰落的晚清带来四海晏安的景气,春秋七异,清王朝便在辛亥枪声中寿终正寝。
民国第一任总统袁世凯,当权后把海晏堂作为自己办公会客的场所,更名居仁堂。
1915年12月13日,想尝尝黄袍加身滋味的袁世凯,在居仁堂建起他的洪宪王朝。特制的龙案上,摆着“叠羽冲天冠”,他身着元帅服,在居仁堂接受文官武将的朝贺。但这个逆历史潮流而动的王朝,更是命短
后面发生的事,不必多叙。
直到1964年居仁堂做为危屋被拆除,其瓷器自然也就成了绝响。
之所以要这个包袱瓶,而不要翡翠扳指,李重楼为的便是留着它以做大用。
闻言,宁朗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接下来的事情,便的顺理成章。
朱同仁一走,人们的目光自然就聚焦在李重楼身上。
这个其貌不扬的年青人,让朱同仁输的心服口服,其眼力之恐怖,至少在宝玉石跟瓷器上已经得到验证。
玩古玩的,谁不想跟火眼金睛的人当朋友?
多认识这样一个人,就能少打一次眼。
一时间,众人把李重楼围在中间,众星捧月般捧上了天。
“李大师,改天一定要去我家吃饭,我有几样好东西想请大师掌掌眼。”
“别在这卖骚,李大师像缺女人的样子么?你一个女人能有什么好东西,滚一边去。”
“我明个在汉宫宴请李大师,请跟宁老板一定赏脸光临……”
……
短短片刻,连称呼都变了。
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反正表面上都变的无比尊敬。
李重楼对这些见风使舵的人,实在没有好感,也知道这帮家伙用得着便捧上天,用不着便弃如敝履,现实的很。
不过这次就是冲着他们来的,便不置可否。
给宁朗使了个眼色,将众人拉开。
融入这个圈子,看来已经成功了大半,不需要跟他们多罗嗦。
只要跟这次交流会的举办方搭上,目的便达到了。
不过,这些小人,不必得罪。
什么都不说,才是最好的回答。
“李先生,我家老板有请先生上楼一叙。”就在这时,楼梯上走下一个气质古典,身材曼妙的旗袍美女。
一头乌黑的披肩长发,自带微卷,风情万种。
贴身的旗袍勾勒着魔鬼般的身材,瞬间便吸引了大半男人的目光。
更有不少人眼都直了。
女人轻抹淡妆,笑莹莹让人看着就很舒服。
就连宁朗,也不禁露出一丝赞许之色。
金静站在一旁,瞬间变的黯淡无光。
第二百八十七章 有事相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