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7章 挤压其它品牌生存空间,成立廉政公署[1/2页]

从零售业到制霸全球 变成一条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随着人们需求的日益提升,传统冰箱的某些功能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省电和审美上的需求了,为了迎合大众,只能深入开发新的功能。
      现在市场的冰箱有一特点,冰箱体积很大,但是容量很小。
      随着生活提高,很多人发现市场上冰箱的容量,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了。
      所以,这个时候双拉门冰箱出现了,也满足了部分用户,但是满足不了全部。
      双拉门冰箱有两个缺点,费电不说,还很贵,普通消费者承受不起。
      当然了,后世不算。
      所以说,下一步科隆要研发的冰箱一定要提升容量,而且是在保证不占有太大空间的前提下,冰箱机身设置也要更加的纤薄。
      在布局方面,精准分储,干湿分明,干货独立送风,鲜活保住口感。
      最最主要的是,价格要公道。
      张扬又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而苗介拿着小本一一记下。
      他很怀疑,这位新老板是学习设计的,不然怎么会提出这么多的意见呢?
      而且还都是干货。
      确实。
      因为他自己家里也有冰箱,这些毛病也都发现过,可却没有想过要怎么解决。
      这也很正常。
      搞科研的未必知道普通群众需求是什么,这需要设计部来给他们规划外形还有功能,他们去研发。
      自从张扬上任后,对接下来的要求提高了。
      他给设计部下达了死命令。
      在外观上,必须要能吸引人消费者的目光,而且空间必须要大,体积不能看着太大。
      这一要求,还真把设计部的人给难住了。
      他们设计一款冰箱也要反复跟设计师沟通,能不能做到这些。
      很显然,以现在科隆的技术,暂时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可张扬不管。
      他要看到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要是那么容易,要你们做啥?
      做不到是吧,好吧,都回家吧,老子在换一批。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如果成功了,奖金大大的有。
      做不到,回家。
      这一命令下达,设计师和研发员压力都很大,但动力也很大。
      老板说了,只要满足了这些需求,什么奖金,都不是问题。
      听到奖金,大家再次有了动力。
      对于这位新老板的大方,众人可是深有体会。
      相对比刘仁,简直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啊。
      同时同行业的技术大拿在听到科龙这个待遇后,很多都想跳槽过来的。
      不过原公司怎么可能同意,加薪。
      虽然没有科隆加给的多,可科龙刚刚换了老板,谁知道能坚持几天。
      而且据说新换的老板才不到20岁。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这已经植入了华夏人的观念中,很难改变。
      所以大家都抱着再观察观察的想法,看看科隆能不能挺过来。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跳槽的,毕竟科龙的待遇太好了,好到他们无法不动心啊!
      先跳槽,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就算科龙倒闭了,以他们的技术,哪里去不得?
      这就是大佬们的自信。
      科技大佬,他们会担心找不到工作?
      笑话。
      他们最不担心的就是找工作。
      所以科龙的新政策,为它们吸引来很多研发行业的大佬。
      再加上苗介的诱惑,很多空调研发大佬也过来了。
      年赚200多万,不来是傻子。
      而且工资每年还逐步递增。
      当然了,每年能拿200万年薪的整个华夏不会超过300人,甚至更少,这也是张扬敢给这么多的原因。
      他不相信这些大佬会齐聚到他的麾下。
      真要如此,哪怕破产他也豁出去,这可是垄断人才啊。
      什么最赚钱?
      可能有人说了,行业企业。
      可在张扬看来,垄断人才才是最赚钱的。
      现在很多人还看不到这一点,看看后世。
      各个城市为了招募人才给出的待遇吧。
      杭城甚至开出500万人才落户政策。
      当然了,能享受到这一政策的人不多。
      在张扬收购了科隆之后,好在没有乱。
      那些副总经理上任后,工作变得更加积极了,有事没事就找张扬汇报工作。
      他们也不傻,如今能掌控他们命运的只有张扬了。
      想扶正,没有他点头怎么能行?
      之前公司股东多,派系也多,哪怕是这些副总经理也要加入到派系中,不然很难生存。
      可现在不用了。
      公司一言堂。
      直接找张扬就可以了。
      也不用开董事会,只要他点头,谁敢反对?
      可以说,在张扬收购了科隆之后,董事会将会成为历史。
      就他一个懂事,还开个毛线董事会,不是多此一举吗。
      其实这样的机制有好也有坏。
      好的是有好决策不用来回扯皮,张扬可以直接下决定。
      不好就是一言堂,如果老板做出了什么错误的决定,整个科龙也要跟着一起买单。
      不对,现在是惠丰了。
      自从收购了科龙之后,张扬改名成为惠丰科龙。
      惠丰冰箱、惠丰电视、惠丰空调、惠丰洗衣机、惠丰电饭煲等等。
      毕竟科隆是一家家用电器公司,不是只生产冰箱,只不过在这里面,科隆的冰箱最有名气罢了。
      “老板,海尔的所有款式,价格全部下调100元,我们要不要跟进?”就在张扬收购科隆的第二天,渠道主管王闹来汇报道。
      在这一轮的洗牌中,他是最大的赢家。
      直接从市场部经理,做上了渠道总经理,总管三大部。
      这三大部在公司的地位十分重要,可以说跟研发部不相上下。
      公司今后能走多远,全靠这三大部来决定。
      毕竟渠道、销售、售后全都归他管。
      在听到消息的第二天,王闹就跑回来了,跟张扬表忠心。
      这时候不表啥时候表?
      对于王闹的表现,张扬也很满意。
      但是他十分清楚,不能一家独大了,必须给这家伙培养一个敌人。
      随后张扬提拔了跟王闹关系不怎么好,能力还比较强的曲娇成为渠道部常务副总理。
      一个人的权利过大,不是好事。
      这一点没有人比张扬更加清楚了,所以算是提前做个预防吧。
      这一次张扬设置的常务副总经理可不是摆设了,他们有很大的权利,如果总经理做错了,他们完全可以推翻。
      曲娇跟王闹关系一般,两人甚至闹过矛盾。
      虽然曲娇已经30多岁了,但也是个美女,当初王闹追求过她,却被无情的拒绝了,之后两人互看不顺眼,很狗血吧。
      不过这跟张扬没有关系。
      毕竟曲娇能力还可以,没有理由不培养。
      在很多人看来,一家公司能走多远,取决于领导。
      不过在张扬看来,一家公司能走多远,取决于公司的人才多少。
      “跟进,为什么不跟进?”
      听到海尔降价了,张扬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作为海尔、科龙来说,规模已经居世界前5名之列,在国内的发展已经是基本成熟。
      成熟的表现具体在品牌的认知度、忠诚度、质量与服务等在消费者中有相对稳定的口碑。
      它们目前要做的是,如何继续扩大市场份额,挤压对手的生存空间,扫荡行业市场等。
      之前是一旦海尔发动价格上的攻势,科龙积极响应,名义是两家在互掐,实际是借机进行行业洗牌。
      无论哪个行业,从不缺乏后起之秀。
      冰箱行业也是如此。
      而且后起之秀还不少,这给了海尔和科隆很大的压力。
      所以海尔与科龙的价格之争,势必将继续维持下去,将进一步巩固行业洗牌的成果,打压三线品牌的生存空间,还要打消一些家电巨头进入冰箱行业的企图。
      品牌、渠道与低成本,是行业领头品牌实行“行业洗牌”的三样法宝。
      而目前拼品牌、拼渠道、拼成本没有人是海尔和科隆的对手。
      只要这两家一降价,其它品牌都很难受。
      跟着一起降吧,它们亏损。
      不降吧,卖不过两家品牌。
      别说同等价位,哪怕这两家贵个三头二百的,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科隆跟海尔!
      这就是人家的优势,试问怎么拼?
      拼不过啊!
      这也是为什么当知道科隆遇到困难时,张扬哪怕花费高价也要收购的原因。
      在整个华夏,科隆和海尔在冰箱行业,已经成为领头人,很少有其它企业能够超越。
      当然了,张扬可不满足于此,他想要让科隆朝着高端品牌发起冲击。
      开发高端产品、塑造高端形象,起码维持与西门子、三星、lg等高端品牌一个较小的差距才行。
      总有那么一批富起来的人买东西时只选贵的,不选对的。
      这很正常。
      之前大家都是屌丝,当富起来了翻身了当然要豪起来了,也就是大家说的所谓的暴发户。
      暴发户听着挺刺耳,不过大家在说的同时,心里也在羡慕人家。
      其实他们也想成为暴发户,谁不想?
      不想的是傻子。
      这很正常吗。
      张扬上一世也想成为暴发户,可惜上一世没有那命啊!
      扯远了。
      这个高端的冰箱,就是为了这些暴发户和富豪所准备的。
      一旦他们认可了你,也就证明你在高端市场站住了脚。
      高端市场的利润可不是低端市场能比拟的,双方的利润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而且高端市场可不小,特别是在后世。
      大家条件都好了,不差钱了,想到的自然是享受了。
      想要让这些人任何,前提是要让他们觉得这件东

第167章 挤压其它品牌生存空间,成立廉政公署[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