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星河急于求成的心态,想着在短的时间内做出来漂亮的、亮眼的政绩,为自己的仕途升迁之路添上浓浓的笔,这样的心态,促使他脱离了实际的情况,盲目自信,也盲目上马一些不符合实际的项目。
一般的情况下,书记作为一把手,是掌控全局性的事情,尤其是人事方面的事情,对经济建设方面,大多数都是掌控大方向,具体落实都是政府一把手操作,所以官场流传这样的说法:书记管政治建设,政府一把手管经济建设,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一旦书记插手经济建设,成为了强势的书记,啥事情都过问,这样的话,作为政府一把手,无外乎就是两个结果。
一个是针锋相对,党委一把手和政府一把手对着干,谁也不服谁;另一种情况是,政府一把手沦为书记的附庸,没有一点点自主权,或者是被书记压得死死的,成为了一个有名无实的摆设品。
别人也许是这样的情况,但是,韩景不同于别人,他不会像别人那样,走对抗或者是服软的路线,无论是什么人做党委一把手,他不会走极端路线,他有自己的一套行事风格。
韩景深知官场复杂,一味对抗只会两败俱伤,而完全服软又会失去自我和为政的初心。
面对信星河强势插手经济建设的情况,韩景表面上配合信星河的决策,积极参与那些项目的讨论会议,提出一些看似支持却又带有理性分析的意见。
私下里,他开始暗中深入调研那些盲目上马项目的实际情况,收集数据和基层反馈。
当信星河的项目开始出现问题,比如资金短缺、民众反对声渐起时,韩景没有急于指责,而是带着自己调研的数据和解决方案找到信星河,诚恳地说:“信书记,目前项目遇到了这些状况,咱们或许可以调整下方案,我这里有个新的思路,既不违背最初的目标,又能贴合实际情况。”他希望用这种方式,让信星河认识到脱离实际的问题,同时也维护好两人之间的工作关系,共同推动地方的发展。
如果信星河是一个真正的宽容大度,理智的政治人物,对韩景提出来的诚恳的建议,肯定是会郑重其事的,认认真真的思考的,不会执着于自己的想法,而是以地方发展为重。
可信星河并非如此,他觉得韩景这是在质疑他的决策,是在故意给自己难堪。
信星河黑着脸,对韩景的提议很不耐烦,他打断韩景的话:“我有自己的判断,这些项目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你不用担心害怕什么的,前怕狼后怕虎的能干出来什么?出了问题我一个人承担全部责任,这样总行了吧!”
韩景心中一沉,但还是保持着冷静,他再次强调:“信书记,我是为了项目能更好推进,也是为了咱们地方发展。”
信星河却冷哼一声,拂袖而去。之后,信星河更加独断专行,对韩景的态度也愈发冷淡。百些项目的问题愈发严重,资金缺口越来越大,民众的不满情绪也达到了顶点。
其中最主要的是恒信地产和云上轻轨两人个项目,这两个项目都是信星河一手抓,从立项到开发再到后续推进,韩景多次提醒也被信星河无视。
恒信地产项目因选址不当,周边配套设施不足,房子卖不出去,资金回笼困难,施工方也因拿不到钱开始停工抗议。
云上轻轨项目更是由于前期勘测不精准,遇到复杂地质问题,建设成本大幅增加,工期严重滞后,民众出行不仅没改善,还因施工造成诸多不便,怨声载道。
&
笫(13)章 明争暗斗比高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