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22 章 旧时景[2/2页]

俯首为臣 蜂蜜薄荷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皇后的内应,做了什么事,因而畏罪自杀
      想到这,她不由望了眼高处的蓝轩,但见他神色淡淡,倒似全然无事。
      情况危急,毓坤知道不能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总要自己想法子脱困。只是她虽有了猜测,茜月人却已经死了。
      死无对证,她便是想将她拿了审一审,也没有机会。
      沉吟片刻,她沉声向冯贞道“你悄悄派人回宫,到先前茜月那丫头住的地方搜一搜,把能找到的东西都取来。”
      冯贞知道事情轻重缓急,一点不敢耽搁地去了。
      而玉熙宫中,薛明月知道张皇后已派人去搜证,她却被囚在这,没有一点儿办法。
      况且她知道,毓坤还一直跪在殿外,心中忧虑更甚。然就在一片死寂之中,忽然屏风内有人咳了声。
      原来是吃了药睡过去的皇帝醒已过来,薛明月隐约瞧见屏风内有人起身,沙哑的声音道“是月儿来了”
      她轻声道“是,皇上。”
      皇帝叹了口气道“过来,月儿,让朕看一看你。”
      张皇后听了这话,心中燃起滔天怒火,先前她费了那样的口舌才让他起了疑心,然薛氏一来,倒要前功尽弃。
      都这个时候他竟还痴情,她是没瞧出来,薛明月这小贱人有些狐媚手段。
      薛明月心中酸涩得厉害,起身向内走,却被皇后身边的宫人拦了,
      张皇后压着怒意道“皇上不用着急,但臣妾查明白了,再叙话不迟。”
      她的话音落下,便有内侍捧着漆盘进来,上面正放着个扎着针的偶人,那人跪地回报道“这便是在储秀宫乾位搜出来。”
      帝王命主紫微,乾位凶煞冲紫微,这确实是大凶。
      张皇后望着被拦下的薛明月道“如今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有什么好说”
      薛明月淡淡道“我没有做这样的事。”
      只是这辩解听起来很是苍白。
      屏风后的皇帝并没有说话,薛明月在心中想,她究竟在祈盼什么呢,他已不再是那个她说什么都会相信的男人了。
      此时殿外忽有人通传道“太子殿下求见。”
      紧接着隔扇外便传来阵阵叩头声,很沉很急,带着股执拗的意味。
      许久,皇帝方道“让太子进来罢。”
      宫人打开隔扇,毓坤缓缓走入青烟袅袅昏沉暧昧的玉熙宫。她将手中的包袱掷在地上。
      内侍拾起来打开,只见里面是几件衣服,几件首饰。
      张皇后沉着面孔道“太子这是何意。”
      毓坤望着她道“皇后娘娘明鉴,这便是从宁熙公主身边的宫婢屋中搜出来了,可以到银作局去查底,她的这几件首饰并不是储秀宫的。”
      张皇后冷道“那又如何。”
      毓坤道“这便是说,有个宫婢收了别人的贿赂,恐怕这偶人是她受人指使,栽赃陷害而放置的。”
      张皇后强颜道“那便将那宫婢拿了,审审不久清楚了。”
      毓坤冷道“只可惜这婢子前日投了水,如今人已没了。”
      张皇后微笑道“既如此,那还说什么。”
      毓坤瞧着她,淡淡道“也不知道是畏罪自杀,还是谋杀。”
      张皇后沉下声道“太子这话是”
      “够了。”
      她话未说完便被皇帝打断。
      皇帝的声音很是严厉,一时间没有人敢再说话。
      如今两边都有证据,但谁的证据都不够充分,这决定权又回到了皇帝手里。
      沉默片刻,他轻嗤道“今日便到这罢。”又向那跪在地上的内侍淡淡道“将那偶人烧了。”
      竟然就这么算了,他竟也不再追究,这可是对他下咒。
      张皇后简直不可置信,毓坤下意识瞧一眼她娘,只见她眼眶有些发红。
      皇帝淡淡道“月儿留下,其他人都下去罢。”
      张皇后很是不甘心道“皇上。”
      屏风后的人不耐地掷了药盏,药渣混着碎瓷片溅了一地,殿中诸人皆惶惶跪了下来。
      待觉得跪够了,皇帝方道“起来罢。”
      张皇后气得五内俱焚,却听皇帝道“该你的朕总会给你,不该你的,也别惦记了。”
      听了这话张皇后面色苍白,低着头福了一福,仓皇地逃了出去。
      毓坤有些忧心地望着她娘,见她给自己一个安抚的眼神,方沉心下走了出去
      走出殿外,毓坤不禁抬头望了望发沉的天际,原来已入夜了。
      幸好暂时解决了眼前的危急,她才脱得了身。也亏得冯贞赶得及,才没有让张皇后占了先机。
      冯贞去备软轿,毓坤一步步走下玉阶。方才一通紧张,现下她只觉得累,脚下些微踉跄,竟有人先一步扶住她
      闻到他身上幽静的男子气息,毓坤浑身紧绷起来。然蓝轩却离得很近,熟悉的压迫感袭来,毓坤感到他有力的手臂正稳稳扶住她。
      此情此景此地此人,她恍惚了一瞬,只觉仍旧困在那个不堪的梦里。

第 22 章 旧时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