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要第一时间精心准备。

 但郑少秋在有无数锻炼的机会,因为当时香港就那么几个小生,戏拍的又流水,所以郑少秋必须要不断尝试各种角色。比如《大报复》(翻拍基督山伯爵)里,必须要演个农村傻小子转为神秘大亨,与他青靓白净的外形不符合,但没办法也只好要他演。

 久而久之,量变产生质变,郑少秋到33岁左右的时候,其实已经能很好的驾驭绝大部分电视剧角色了,到了《大时代》,直接成为一代戏王!

 杨阳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的!

 现在的影视商业模式是大投资下谨慎选角,尽量不能试错。

 所以,他大概率没什么机会接触与自己固有戏路完全不相符的角色…

 除非他愿意主动降片酬…甚至降番位…

 但这个可能吗?

 ……

 录完一整期,沈旭东大概心里有数了。

 但节目感觉有点平淡,没什么爆点…

 他也不好说重话,因为这帮年轻演员表现得都还不错,他们本来就不是那种流量派,是真心想在演技上面有所发展的…

 来参加节目,只是把节目当成展示的平台!

 所以,沈旭东也不好毒舌…

 ——赤诚之心,没有必要故意挑刺!

 还好,张果立最后问了一句:“旭东觉得好的演员演不上戏,是什么原因?”

 “现在很多剧集就是冲着钱去的,中国电视剧是角比本大,电视台购剧是看你的演员阵容,比方说现在最火的那几个女演员,杨小蜜、赵丽影、唐妍,有她们主演,就能卖到100万以上…你选个新人,即便他演技超群,也没用…因为买方市场并不看这个!”

 “电视台购买一个电视剧的标准已经变成了主角是谁?如果主角儿搞定了,就可以判断是否可以买了!即使剧本和口碑不好那可以走其他渠道进行公关…”

 “比如呢?”

 “买收视率呗…”

 “买收视率?”

 “现在有收视排名,广告方是根据收视率投放广告的…而且它不是收视率越高,广告收入才会越高,而是,收视率低的话,直接就不投放广告了!”

 “造假很严重?”

 “嗯,很严重,国有电视台花费巨额资金购买电视剧,同时要求版权方花巨资向第三方购买收视率后才可以在电视台播出…”

 顿了顿,沈旭东接着道:“前年,我们做了一部剧《遇见王沥川》,我觉得质量很好,但是卖不出去…因为男主角、女主角都不算有名,电视台购剧,人家都是先要看是什么演员,才决定买不买你的剧…当然,如果想播出,也不是没有办法,就是买收视率,交保护费…”

 “那后来怎么办?”

 “我直接卖给了PPYV,让后者独播…《遇见王沥川》是去年PPTV点击率最高的剧集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注册会员…这一部剧的广告投放接近1.2亿…”

 “…那很高啊!”

 “对,然后我决定投资30亿做自制剧,打造流媒体平台!我们有接近5亿的网民,是有这个市场条件的…既然电视台要买收视率,那我就另起炉灶…”

第189章 ,/.[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