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诸葛亮:
      “诸葛先生,依你所见,伯圭是会战会和呢?”
      诸葛亮将羽扇一停,浅浅笑道:
      “伯圭自是会战。”
      刘备先是一惊,再细细想来,也深深认同。
      以公孙瓒有仇必报的个性,必不会善罢甘休去讲和。
      刘备叹了口气。
      看来,这伯圭是没救了。
      诸葛亮见刘备神色凝重起来,神色也微敛了起来。
      刘备和公孙瓒的关系,诸葛亮略有耳闻。
      此时见刘备神色,自然知道缘由。
      但就算有办法救公孙瓒,他也不能说。
      他把目光投向了苏哲。
      苏哲接过诸葛亮的眼神,微不可查地摇了一下头。
      苏哲自然知道诸葛亮的意思,更知道刘备在叹息什么。
      但这个公孙瓒,的确是一个救不回来的主儿。
      就算刘备再心有不忍,也没有办法。
      且不说他们不能看着刘备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救一个天怒人怨的人。
      公孙瓒本也有机会不死,可他自己轻易放过了。
      诸葛亮不愧是诸葛亮,刚刚的推测,与历史相差无几。
      历史上,袁绍确实是在这一年与公孙瓒求和。
      袁绍能够求和,已经是迫于形势做出的最大让步了。
      但公孙瓒非但没有回复,还加强了防卫。
      公孙瓒不会不知道,袁绍的求和必然是真情实意的。
      毕竟,两人从袁绍取冀州就开始闹掰,你来我往,到如今已经打了七年了。
      袁绍实在是疲惫了。
      但公孙瓒还不解气。
      他吞不下这口气。
      然而,他的偏执终究造成了他的败局。
      一年后,易京被破,公孙瓒先杀亲人,后自焚于易京内。
      前期猛如虎,后期怂成狗。
      如此短命英雄,世所罕见。
      对这样的人,苏哲也只有暗暗叹一口气了。
      如今,苏哲只关心赵云啥时候能归队。
      诸葛亮看懂苏哲的意思,让他不用管这件事。
      一时间,二人都没有说话。
      刘备抬头望着屋外的大雪。
      怕是那封要写给公孙瓒的信,都不用写了。
      照诸葛亮的说法,袁绍求和他都不会同意,又怎会弃城逃走?
      他不是被困死的,而是一心求死。
      这世间,人的际遇就如着天上的飘雪,下一刻会飘到哪里,谁会知道?
      想到这里,刘备对诸葛亮拱手道:
      “诸葛先生之分析,步步为营,抽丝剥茧,清晰明了,备佩服。”
      诸葛亮眼神闪过一丝悲悯,也拱手道:
      “即便如此,亮也未能为主公分忧,惭愧!”
      刘备心中一动。
      诸葛先生,居然洞悉了他的无奈。
      刘备望向诸葛亮的眼神,也变得格外亲切,仿佛一下子拉近了许多距离一般。
      徐庶听了这一番推论,赞叹道:
      “听诸葛论事,总是举重若轻,清晰明了,让人心服口服啊!”
      石韬听了半天,喃喃道:
      “只是如若这样,岂不是坐看曹孟德一家做大?”
      孟建却开口道:
      “非也,如果天下你不动,我不动,才没有机会。”
      “而如今的……”

第153章 天下大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