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菜被视为是滋养进补的圣品。
后来,这道菜的做法被传入了民间,特别是在闽台两地广为流传。
这闽台两地的姜母鸭制做方法中,又以厦门地区最为正宗。
于是姜母鸭便有了“厦门一宝,闽台一绝”,“厦门第一鸭”的美誉。
而且这“姜母鸭”并不是“姜”加上“老母鸭”的意思。
这是因为厦门人喜欢把三年以上的老姜称为“姜母”。
认为这“姜母”有驱寒祛湿的功效,用老姜母和番鸭结合烹制而成的美食,就被称为“姜母鸭”了。
所以各位在这寒冬腊月,多吃几口这鸭子,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的。
最起码也可以让大家,一天都感觉身上暖呼呼的。”
胡主任看着侃侃而谈的何雨生,眼里充满了赞赏的意味。
“雨生,你今年多大了?有对象了吗?”
听到胡主任的问话,还没等何雨生回答,何大清就接了过来。
“我家雨生今年20岁了,还在华清大学上大学,明年才毕业呢,现在还没对象!”
说完看着何雨生问道:
“雨生,是不是啊?”
“哦,胡主任,是的,我明年毕业,现在还没有谈对象。
等毕业以后,工作稳定了再说,现在不着急!”
听到何雨生的回答,胡主任的眼里充满了未知的韵味,然后对着何大清说道:
“何大清同志,这次跟孩子们回去了,可不要想一出是一出的了。
你家这小女娃儿还小,还离不开爹,你这当爹的得多费费心。
对了,你回去以后,应该也没有什么正式的工作吧?”
何大清听到胡主任的问话,放下手里的碗筷,回答道:
“唉,您说的对,我也琢磨呢,等回去以后看看,老这么着,确实也不是会事儿。
您放心吧!这次肯定不胡闹了,以后就在家安稳的过日子。
而且再怎么着,我不是还会做饭吗?
把这孩子带大了,看着他们成家立业,咱就满足了!”
胡主任看了看何大清,又看了看何雨生兄妹三个没有再说话!
在众人你来我往的夹菜敬酒当中,这顿宴会吃的大家是眉开眼笑。
特别是在几道下饭菜的助攻下每,个人都多吃了好几碗米饭。
最后看到,在座的吃的都差不多的时候,何雨生把老爹煲着的羹汤给端了上来。
这羹汤一上桌,刚把盖子打开,整个屋里面都充满了一种淡淡的清香味。
这股清香味儿,虽然很淡,却逐渐的把屋子里所有菜肴的味道,都掩盖了过去。
桌子上的众人,也都被这股清香味吸引了目光,然后统一的看向了桌子中间的那罐羹汤!
“何师傅,这是?”
看着自己的儿子端上来的汤羹,引起了在座的关注,何大清看到在座的热切眼神,显得有点儿自得,对着胡主任说道:
“胡主任,这是我做的谭家菜中的清汤燕窝羹,这可是地道的官府菜。
您几位尝尝,这谭空菜最讲究,原汁原味。
这道羹汤虽然因为时间问题,高汤调的火候不足,但是也有了七成的火候。”
第28章 谭家菜之清汤燕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