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我等身为臣子,当揣摩圣意。
      如今我两鬓斑白,白发丛生,想必陛下也是一样。
      这天下终究是要交给太子的,我等这些老臣,已然成为拦住太子的垫脚石了。”
      话都说道了这个份上,刘链哪能不明白这面临危机呢?
      朱元璋年纪大了,想要培养太子的班底。
      但太子现在手上只有胡惟庸等一众文官,没有武将显然是不行的。
      但武将都是老臣,也就是早年跟在朱元璋身后,武将和浙东党的成员,他们十分的忠诚,在军中威望很高。
      但功高盖主,这不免让朱元璋担心自己死后,这些老臣对太子造成了威胁。
      于是朱元璋想到的办法就是铲除威胁,杨宪的死显然只是一个开始。
      想至此,刘链十分担心,开口道:“爹,那怎么办,要不要我们也效忠太子?”
      刘伯温摇了摇头道。
      “太子始终是太子,不是皇上。
      你记住绝不能参与储位之争,只管效忠皇上,做好臣子应有的本分,方才有几分活路,否则绝不会落得好下场!”
      刘链暗暗记在了心里,问道:“那难道就这么等着么?”
      刘伯温幽幽的说道:“北边战事不休,还没那么快,得一步步来的,这些你别管了,爹会处理好的。”
      说着,他将血书给撕了一半扔进了火中,只留下那一半让圣上放过自己家人的话。
      他喊来管家,慎重的交给道管家手中,叮嘱道:“将这血书送进宫里,交给圣上。”
      看着管家离去,他喃喃说道:“希望陛下能够念念旧情,放他家人一条生路,也放老臣一条生路。”
      很快,半截血书便呈现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朱元璋眼神复杂的看着,仿佛杨宪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长叹了一口气,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呢?
      夕阳西下,眨眼间便到了第五天,也就是杨宪的案子结案的时候。
      昨天中午,许平安就听福伯说陈宁的儿子拜访了李文忠,并且一夜未归。
      刚刚起床洗漱后,许平安又听到福伯说到大理寺着火,杨宪尸体被烧毁的消息。
      这一系列动作,让许平安看的既惊讶又庆幸。
      惊讶于淮西党的能量之大,庆幸于自己还好没有选择离开,不然怕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
      至于现在,就等刘伯温将自己传唤做证人了吧!
      许平安忐忑的等了一上午,也没有等到来人,又等了一下午,也没等来消息。
      等了一整天,什么消息都没传出来,莫非用不上自己了?一时间许平安有些患得患失了起来。
      这杨宪的案子究竟是怎么判的?
      正在许平安愁眉不展时,院门被敲响了。
      许平安开门一看,只见徐耀祖满脸堆着笑,身后的仆人端着酒菜。
      “见过先生。”
      徐耀祖先是行了一个礼,随后对着家丁说道:“将饭菜放于桌上,我要同先生彻夜读书!”
      彻夜读书?什么时候少爷这么爱读书了?家丁有些疑惑,但也没有多想道:“是!”
      家丁摆好酒菜后,徐耀祖摆了摆手示意道:“别站在这影响我读书,你出去,将门给带上。”
      “少爷,可是···”
      “没什么可是,快出去!”
      轰走家丁后,许平安迫不及地问道:“这杨大人的案子怎么样了?”
      徐耀祖露出了一个复杂的表情,长叹一口气道。
      “淮西党不知道从哪找来了一个胡汉三,又伪造了一份假的血书,说是刘炳家人的报复。
      尸体已经被烧的面目全非,大理寺根本无法辨别真伪,只能仓促结案,现在经过胡惟庸的手交给了陛下。
      陛下看过之后同意结案,只不过由诛灭三族,改为了流放。”
      假证人,假血书,尸体面全非无从查起,难怪自己根本不用传唤,就算是去了,恐怕也没什么用了。
      许平安砸了砸舌,这陈宁真的是厉害,这都能让他逃过一死,果然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觑。

第23章 梁甫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