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疯疯癫癫的武松还不知道他走了之后衙门里发生的事,在大街上一瘸一拐的自顾自喊着:“造反了,清河县造反了。潘大人一举拿下生辰会,将来杀进京城,活捉蔡京,皇帝老儿龙椅不保了……”
      远远的,两道目光凝望着武松,嘴角微微的翘起。
      这人抖了抖袖子,一只灰羽的信鸽脱手振翅,向着京城飞去。
      刚刚从衙门出来的公孙胜见了连忙上来打了声招呼:“晁天王,这又放谁鸽子呢?”
      看着鸽子飞远了,晁盖突然收起了平日里那副端不上台面的表情,一反常态的认真起来:“公孙先生,我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儿。你说这世界上真的能有这样的药吗?”
      公孙胜愣了一下,自打认识晁盖,从来没听他称呼过自己公孙先生。
      “公孙先生,有时候,眼见也不一定为实。”晁盖沉吟了一下,脸上的表情突然一副智商重新占领了高地的模样:“大宋开国,一直就流传着长生不老药的传闻,可是你看江山到了宋徽宗手里,前面那几位有哪个长生不老了?”
      晁盖这么一说公孙胜脸上的笑容也尬住了:“也是哈,而且先前就听说从前朝开始帝王家就痴迷道法,白花花的银子使在炼丹上。可是也真没见到谁就成了仙。”
      “所以,我怀疑今天这事儿,是有人故意设局。”晁盖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可是分明又让公孙胜感觉他说着话的时候有点儿吃不太准。
      问题是前任真的发生了变化,这是不争的事实。
      “这小小的清河县,倒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明白了。”感叹了一句,晁盖又向着公孙胜微微拱手:“公孙先生去忙吧。”
      说罢,晁盖转头慢格在了二十岁左右的样子,声音、体力甚至连精力也都跟着恢复到了一个男人的巅峰状态。
      透过窗缝,潘金莲蹑慢走远了。
      楞在原地看着晁盖的背影,公孙胜挠着脑袋自语:“不对劲儿,全都不对劲儿,今天很邪啊。”
      又过了几日,尽管用尽了手段,可是药引子杨志和前任老知县都没有吐出来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老知县的相貌就定手蹑脚的观察着被软禁起来的这个俊朗的少年,没看出任何的破绽。
      杨志会变脸,这个不假。
      可是变脸需要道具,况且也不能用在别人身上,还这么稳定。
      晁盖则又变成了原来那个梁上盲流子的状态,跟着潘金莲偷偷摸摸的观察了一番之后,还是建议对老知县动粗。
      潘金莲的拒绝成功的帮助了西门大官人。
      因为大家都觉得现在潘金莲的注意力已经不再西门大官人身上了。
      她全部精力都投入给了老知县这个帅小伙。
      她越是拒绝,就有越多的人主张对老知县动粗。
      正所谓不打不成招。
      就连西门大官人也借着这一波操作拉近了跟梁山的关系,一致主张给老知县动刑。
      老知县现在确实比他还帅,还比他白,又做过知县,看着真心不顺眼。
      公孙胜和吴用也说一山容不下二虎,一县容不下两个小白脸子。
      但是考虑到西门大官人平时那张小脸儿看着冷落落儿滴,虽然显得有点傲气,但是潘金莲如果有什么非分之想也不至于得逞。
      老知县就不保准儿了,这老小子人生阅历太丰富,上的了公堂下的了木床,不动刑始终还是养虎为患。

第122章 泪往心里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