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村里粮食紧张,又怎么会舍得用粮食来喂鸭?
没有充足的粮食,鸭子就养不大养不肥,就不下蛋。
除非能证明,养鸭的收益比种粮食高出十倍甚至更多,否则不管是县城还是公社领导都不会同意槐树村用粮食养鸭的。
还有如果鸭子生病了怎么办?
谁懂?
谁能治?
或者知道去哪里学?
甚至最直接的,鸭苗哪里找?哪里有?还有,养出来的鸭子卖给谁?一旦量大了,供销社的收购价格会不会下降?
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想要说服苏老爹和村里人,这些问题就要有答案。
陈喜瞬间泄气,她就知道,想要办养鸭场的想法不现实,很难说服村长和村里人。
相对于养鸭子,村里人应该更喜欢养猪。
即使村里人同样养鸭,也依然还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
哎。
陈喜耸拉着肩,她没有技术,没有人脉,只有一腔热血,而现在最不缺的就是热血。陈喜看向苏糖,希望她能说些什么,给她鼓鼓劲儿,否则她真的要泄气了。
苏糖是支持养鸭的,因为回报大。苏糖说起了她对养鸭场的规划,肯定不是直接把鸭子卖给供销社,这样不划算。
所以,他们不仅要办一个养鸭场,还要办一个加工作坊。就鸭子的各个部位加工成各种小零食,也不能说是零食,应该说菜式更能服众。
例如麻辣鸭脖子、鸭肾、鸭脚等等,还有香辣味,酱辣味,或者烧烤味、卤味......还有酱油鸭、腊鸭......
至于羽绒服?
苏糖没有清洗技术,也不懂如何去腥,就随口提提。
总之一句,鸭子全身上下都是宝,都能利用,都能赚钱,就没有一点点浪费的地方。就连鸭屎也能制作天然肥料。
以村里人对工人的向往,一个鸭味作坊就足以让大家同意养鸭。
“可惜,我们没有技术。”
养鸭的技术,还有制作麻辣鸭脖子的技术,统统没有。
苏糖鼓鼓腮,有技术不管在那个年代那个地方都能成为人生赢家,可见技术的重要性。想想人家某龙、某小妹,一个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魔芋就能创造出巨大的财富。
如果她会,槐树村也不是不能种魔芋。
可惜。
不会。
想法很多,一个接一个。
但技术,统统没有。
说的难听点,就是有姿势没实际。
“哎。槐树村太穷了。”而他们压根就不知道如何才能让槐树村富裕起来。
有想法。
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把想法落实。
甚至不敢肯定他们的想法就一定能行得通,甚至可能会‘赔了夫人又折兵,竹篮打水一场空。
突然,苏糖想起曾经学过的‘桑基鱼塘,不知道能不能用在槐树村。
能同时出现在ZZ书和历史书的桑基鱼塘应该能带槐树村发家致富,毕竟,桑基鱼塘是经过实践,并且成功了的。
仟仟??d
第58章 养鸭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