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9章 比下田累一万倍[1/2页]

炮灰在年代文里养崽崽 明陈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苏老爹又一一介绍了车上的人,陈川流、陈二叔。
      陈川流马上就要回部队了,可以忽略不计。但几个知青的目光都聚在陈川流身上,谁让他的气势最强烈?
      也只有什么都不懂的苏糖才认为陈川流是个不入流的小兵卒子。
      其中王景的目光最灼热,他本就准备去当兵的,但陈镇这个弱鸡仔不得不下乡,他只能跟着来了。
      没有他看着,陈镇的小命不出三天就完。
      “陈二叔管理着村里的牛和牛车,平时常在河西公社和槐树村来回,可以帮大家寄信和包裹。顺路的话,载人也免费。”
      如果不顺路,又需要牛车,可以用工分抵扣。从槐树村到河西公社,一个人需要十个工分,也即是成年男人一天的劳动量。
      最少需要凑够五十个工分才能使用。也就是说,要么就五个人一起,一人十个工分,要么就一个人抵扣五十个工分。
      苏老爹提醒,“在乡下,工分比钱更重要。”很多东西,有钱也买不到。
      苏老爹不准备介绍牛车上咋咋咋乎乎的小屁孩。
      小屁孩对知青也没有兴趣。
      当然,知青对他们更没兴趣
      摇摇晃晃两个多小时,终于回到槐树村。
      苏糖带着两崽崽会家睡觉觉,陈川流则送其他的小屁孩回家,苏老爹带着知青们去安排。
      三个男知青住到了陈二叔家去。
      虽然陈二叔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但他家房子并不小,是陈二叔当年退五回来建的。在槐树村算是比较好的房子了。
      当年,陈二叔回来年纪已经大了,最后在媒婆的牵线下娶了个带着孩子的寡妇。
      寡妇脾气好,能干,里里外外一把手,把家里收拾得妥妥当当。孩子也聪明伶俐,乖巧听话,一家人其乐融融。
      所有人都说陈二叔是苦尽甘来了。
      但谁也没想到,一场意外,孩子溺水去世,寡妇从此大病一场,然后缠绵病榻,最后花光积蓄也没有治好,撒手人寰。
      媳妇孩子都去世后,陈二叔家就冷清了,破败了,他平时也懒得理会、收拾。
      一个人干活,吃饭,放牛,赶牛车。
      面对别人的同情,陈二叔常常笑着说‘无儿无女,无拖累。
      虽然别人总用一种‘你很可伶的眼神看陈二叔,但陈二叔真不觉得自己可怜。他见过的可怜人太多太多。
      和那些年纪轻轻就英勇早逝的人相比,陈二叔觉得自己幸运太多太多,也幸福太多太多。最起码,他见证了胜利,享受了胜利的果实过上了当家做主的好日子。
      男知青安排好了,女知青则相对麻烦一些。
      家里有未婚男人的,两个女知青不敢住进去,不是怀疑槐树村人的品行,而是小心驶得万年船。她们还想回城,然后嫁给城里人呢。
      家里孩子太多的也不想住,担心孩子不懂事,磕着、碰着或者不小心拿了她们的什么东西,到时候她们这些外来人也只能吃个哑巴亏。
      家里女人太多也不好,三个女人一条街,女人多,矛盾也跟着多......两个女知青还不想和别人住一个房间,睡一张床,担心乡下姑娘有虱子,怕被传染了。
      苏老爹想要骂人,除了他家宝贝女儿,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事这么矫情的人,但想到她们第一天来,忍住脾气介绍了陈婆子家。
      最后两个女知青住到了陈婆子家,是的,就是苏糖的婆家,住进了陈喜的房间。
      陈婆子为什么愿意?
      因为知青有粮食补助,她扣扣索索能省出一半。这样的好事,陈婆子肯定不愿意错过。而因为陈喜是单

第109章 比下田累一万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