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5章 纠结死了[1/2页]

炮灰在年代文里养崽崽 明陈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苏老爹把去县城接鸭子的任务交给王景,让他带着村里的几个小年轻一起去上进村借拖拉机,然后出发。
      一切准备好,苏老爹放心了,然后拍了拍陈镇的肩膀,肯定他的工作,赞扬他的聪明能干,然后希望他能再接再厉为养殖场为槐树村的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平时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说,能安排的都安排。”
      受苏糖的影响,苏老爹对人才很重视,他很清楚,槐树村想要发展不能只靠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村里人,还需要聪明能干的各类型人才。
      最好就是技术型人才。
      例如陈镇的做账能力。
      做出来的账目让人一目了然,即使文盲也能看懂,没有疑问。
      还有他会开拖拉机、修拖拉机,这也是一门技术。
      只要能给槐树村带来好处,苏老爹都不吝啬夸奖。
      因为苏糖常常给苏老爹灌输:什么最贵?人才最贵
      只要有人才,槐树村就能发展。
      这是也有例可循的。
      因为吴正初等人的加入,槐树村第一小学在河西公社的众多小学中一枝独秀,遥遥领先,说它是河西公社第一小学也不为过。
      不服气?
      那其他小学能上报纸吗?
      其他小学的校长能去省城开座谈会吗?
      不能。
      所以,说槐树村第一小学是全公社最好的小学,说能质疑?
      不负也憋着。
      还有敏悦管理着的医务室,陈喜和陈镇管理的养殖场,那个不是人才作用?
      因为善用人才,槐树村发展迅速,生活蒸蒸日上。
      就在槐树村人热热闹闹制作酱板鸭和酸菜、咸菜的时候,省城关于苏糖的任命也下来了。
      省城领导扯皮了大半个月,槐树村人已经在陈喜和陈镇的带领下赚了好几笔钱,他们才扯清楚,才确定苏糖的职位。
      没办法,苏糖太年轻,学历太低,很多岗位要么不合适要么就是不能服众。
      再三考虑,省城领导还是不愿意浪费苏糖这个人才,所以给她安排了一个‘教育办公室编外指导员的职位。
      这个职位还是临时增加的。
      为什么是编外?
      还是因为苏糖太年轻,学历太低,资历也太少。
      正经的编制不是那么好拿的,不管是后世还是现在。
      不过,编外不需要坐班,还有工资和各种票据补贴,苏糖也还算满意。
      苏糖觉得上面领导狠狠地抓住了她的痒处,如果没有工资和票据补贴,她会毫不犹豫地拒绝,但有了工资和票据补贴,苏糖舍不得拒绝。
      她来六十年代,还没有凭借自己的本事赚到一分钱呢。
      在槐树村第一小学,她只有工分,没有工资也没有票据,更没有其他的补贴。甚至,她还要往里面补贴不少。
      要是编制就好了。
      有了编制,她未来的十多年就能稳定又舒坦,拿钱拿票舒服又潇洒,如果有一天她不想上班了,编制还能买钱。
      但现在的编外......直白点说,就是临时工,是用来当炮灰的。
      即使没有混过体制也知道,里面的编外临时工是用来给领导顶缸用的。有好处轮不上,坏事而一溜都是临时工干的。
      想想就悲催。
      苏糖想要拒绝,但又真的舍不得工资。
      两辈子,她还没有拿过工资呢。
     

第225章 纠结死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