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烤火的不仅有刘永胜、郑家宴,还有新来的人才们。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相对于槐树村的村名,新来的人才们应该和黄统一等人更有话题,更聊得来。因为他们才是一个世界的人,有着共同的兴趣和话题。
看到苏糖,大家都笑着打招呼,和蔼亲切。
新来的人才们都感激苏糖和苏老爹,让他们离开农场来到槐树村生活。要是还在农场,哪里有现在的悠闲生活?
在农场,即使过年,即使冬天,即使下雨,他们也要不停歇地上工,不是开荒就是挖沟渠,总之就没有清闲的时候。
想要坐下来好好的烤烤火,喝一杯茶?
不可能的。
他们没有这样的资格。
因长时间地在冬天或者下雨天干活,所以身体一天比一天差,他们这些人几乎都有老寒腿。只要阴天、下雨天,就手脚酸痛得厉害,但即使这样,也依然要下田干活。
痛?
忍一忍就过去了。
忍不了?
自我解脱就是了。
好像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与其活得生不如死,不如死得干净,一了百了。
在农场的时候,他们活得浑浑噩噩,能活一天是一天,能坚持一天是一天,总想着什么时候坚持不下去了,就解脱了。
看不到希望,没有坚持的理由,就随波逐流,过一天是一天。
但来到槐树村后,他们庆幸曾经的坚持。
在槐树村生活了几天,压在心口的大石头好像被移走,郁闷消散,心胸突然间开阔了,看到了希望。
即使一辈子也回不到曾经的岗位,但他们依然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依然能用自己的学识为国家发展做贡献,依然是一个有用的人,而不是‘没用的废物。
真好啊。
而这一切,都要感谢苏糖和苏老爹还有槐树村。
愿意给他们机会,愿意给他们一点点火光,让他们看到生活的希望,让他们知道坚持值得。
“听说集体过年?”
他们一群人本想着找苏老爹预支一些工分,换一点点肉加餐过年,总比以前在农场的时候即使过年也要上工的强。
但没想到却收到消息说要集体过年,所有槐树村的人都一起参加过年联欢,包括本地人,知识青年,还有他们这样一群需要劳动改造的人。
不意外是假的。
惊喜也是真的。
“嗯。集体过年,热闹点。”
“村里还准备了新年联欢晚会,你们也可以准备节目,唱歌、跳舞、小品、相声、朗诵都可以,有兴趣就去我小弟那报名,让他给你们安排。”
苏糖还是很喜欢这些人才们尽快融入槐树村生活的,而再没有什么比一起参加活动更快的融入集体。
“你们可以来个大合唱,或者朗诵诗词?都可以。”
“你们有没有兴趣?要不要报名?”
“参加吧。有才华就要尽情表现,再说,热闹也要亲自参与才有感觉。”
......
在苏糖的劝说下,新来的人才们决定准备一两个节目,至于是大合唱还是朗诵或者其他的?
还需要考虑,需要商量。
苏糖:“好。那你们尽快。还有几天就年三十了,你们也就几天的时间准备。”
第406章 随时随地自我反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