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来吗?
      李宗义拱手道:“下官告退。”
      ……
      城外别院,
      郑承宪坐在一侧,缓缓放下手中的茶杯,满脸笑意:“如今锦衣卫已是分身乏术了。”
      “看着他们如今这样子,老夫我心里高兴啊!”
      “这群刽子手也有今日。”
      曾经他们被锦衣卫压的抬不起头来,见了锦衣卫,都得饶着走,没想到风水轮流转。
      “不!”
      “这还不够!”
      坐在上位的朱应傀摇头笑道:“这还不够,这把火还得烧的再旺一点。”
      “让那些江湖人将锦衣卫再逼一逼,将锦衣卫的底蕴全部逼出来。”
      “如今锦衣卫的势力不可小觑。”
      虽然武安侯死了,但谁也不敢保证,那位武安侯有没有留下什么后手。
      万一真有什么后手,他们冒然行动,岂不是要遭殃。
      既然这群江湖人闹事,最好不过。
      京城的动乱,起初确实有他们的授意,但后来的事,就完全和他们无关了。
      这些年锦衣卫将江湖压迫的太狠,许多江湖人心中都憋着一股怒气。
      武安侯在,他们只能老老实实的缩着,如今得知武安侯出事,自然忍不住了。
      都是在朝堂厮混的老狐狸,行事自然谨慎无比。
      没有十足的把握,他们是不会轻易出手的。
      郑承宪沉声道:“一旦我们起事,首先必须控制皇宫与城外的京营。”
      虽然如今京营只剩十万兵马,但这十万人这几年也算是南征北战,绝非寻常士兵可比。
      而守卫皇宫的二十四卫,更是精锐,只依靠他们的力量,很难攻破皇宫。
      “另外,必须控制住四地城门,防止外地将领进京勤王。”
      朱应傀点了点头,道:“南城门的驻守将领是我亲族,南门大可不必担心,而北城守备是魏国公府的人,倒是有点麻烦。”
      “最麻烦的还西城,此人是武安侯一系的人,到时候还得尽快处理掉才行。”
      在这京城,各个国公府无疑是股极其庞大的势力。
      他们家族中的人开枝散叶,占据着许多重要岗位。
      郑承宪低声道:“我已联系了外戚一脉,倒时候就由他们负责西城。”
      若论仇恨,整个外戚一脉对于林芒的仇恨无疑最大。
      如果不是武清侯一脉倒台,外戚一脉也不至于如此落魄。
      朱应傀突然问道:“联络白莲教的人有消息了吗?”
      郑承宪摇头道:“白莲教尚未给出答复。”
      “哼!”朱应傀冷哼一声,冷笑道:“这群卑劣的家伙不过是想趁机讨要更多的利益罢了。”
      “不过此次计划,确实需要白莲教的配合。”
      “他们有什么要求,暂时都可以答应,只要此事一成,他们自然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
      他并未将白莲教放在心上。
      虽然白莲教时常造反,但却很少成功过。
      在这些朝堂官员的心中,江湖人向来是被他们瞧不起的。
      朱应傀举杯笑道:“就提前预祝我们计划成功了。”
      “哈哈!”
      郑承宪大笑一声,举杯道:“以茶代酒!”
      ……
      一纸诏书传遍东瀛。
      东瀛天皇后阳成宣布自降身份,接受大明朝廷册封,为昏王,并奉大明为宗主国,世代朝贡。
      在这份诏书中,更是陈列出许多自己与丰臣秀吉的罪状。
      虽然这些罪状他听都没听过。
      这个封号无疑是极具侮辱性的。
      后阳成诏书一出,整个东瀛再次哗然。
      不同于丰臣秀吉的降书,后阳成作为东瀛天皇,在身份上更为正统。
      最重要的是,后阳成自降为王,从今以后,将彻底失去皇室正统的身份。
      以前天皇是正统,是神的代表,在东瀛民众心中有着极高的威望,就算是丰臣秀吉,都无法将其推翻,他关白的身份,也得借着皇室的名义来给自己册封。
      但从此以后,皇室的威望将荡然无存。
      东瀛也将再次陷入动荡之中,诸侯割据。
      随着这封诏书传遍东瀛,也宣告着东瀛这场史无前例的巨变,终于落下了帷幕。
      但此次动荡所带来的恐惧,却是整个东瀛民众都挥之不去的噩梦。
      “武安侯”三个字,也彻底名动东瀛,一位如今被东瀛民众称之为“神”的人。
      这位渡海而来,令整个东瀛绝望的人。
      让本就名存实亡的东瀛皇室,彻底走向了覆灭。
      京都街道上,仍是一派萧条之景,几乎见不到多少人。
      街道上仍残留着些许血迹。
      有武士见到街道上策马而过的锦衣卫,吓的退避三舍,一脸的惊惧。
      对于锦衣卫的恐惧,似乎已根植于他们的心中,发自心底的畏惧。
      这段时间不是没有东瀛武士试图反抗过,甚至有不少东瀛的一派宗师,但最后换来的却是东瀛天皇的杀戮。
      皇居,
      书阁内,林芒翻阅着手中的书籍,微微皱眉。
      虽然东瀛皇室一直是名存实亡,但仍保留着一部分书籍。
      除了部分武学秘籍外,还有许多历史古籍的记载。
      他来此翻阅,也是想了解一些事,不过收获并不多。
      虽然早有猜测,但还是难免感到失望。
      因为秘境的特殊性,就算那家伙真活着,自己恐怕也难以寻到。
      此时,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唐琦走进殿中,拱手道:“侯爷,已按照您的吩咐,将那些东瀛武士全部秘密解决掉。”
      林芒将手中的书册放回书架上,澹然道:“朝鲜的信送去了吧?”
      唐琦恭敬道:“已在路上了。”
      “那位后阳成有什么动作吗?”
      唐琦摇头道:“最近一段时间倒是很老实。”
      林芒转身笑道:“这家伙可不像一个老实的人。”
      无非是可怜的自尊心作祟罢了。
      “不过不重要了,他的价值也快结束了。”
      “那些东瀛大名应该都收到册封诏书了吧?”
      唐琦点了点头,迟疑道:“侯爷,属下不解,为何还要给他们册封爵位?”
      “册封?”林芒回头?攘怂?谎郏?嵝Φ溃骸吧厦嬗斜菹碌拇笥÷穑俊
      唐琦一愣。
      林芒边走边道:“让他们自己斗吧。”
      “等他们斗得差不多了,再清理一遍就行。”
      没了皇室,谁都想称王称霸,内斗是避免不了。
      东瀛经此一事,本就损失惨重,若再陷入内斗之中,必将更加混乱。
      似丰臣秀吉这样的人物,纵观整个历史,都是少之又少。
      林芒站在殿门前,俯瞰着整个皇居,平静道:“走吧!”
      “我们也该回去了。”
      ……
      数日后,东瀛的一处港口,一艘艘飘扬着大明旗帜的战船展开了风帆。
      “起锚!”
      “左满舵!”
      “风向正常,全速航行!”
      主战船上,旗手大吼着挥动手中旗帜,传达着命令。
      随着旗帜挥动,一艘艘战船相继扬帆起航,乘风破浪般的驶离港口。

286、回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