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几日后。
      “侯爷,已经三更了,这几日您总秉烛达旦,明日还要早朝……”侍从小心翼翼的端来一盏热茶,将已然凉透的那杯换了下去。
      “夫人回来了么?”赵墨城的声音里透着些许疲惫,目光却并未从文书上离开。
      侍从沉吟了片刻,似乎有些局促:“还……还没有。”
      果然,话音刚落,便见自家侯爷瞟了眼角落的漏刻,剑眉紧蹙。
      “属下这便让人去找!”侍从急忙躬身退了出去。
      刚出月门,便与云小霜撞了个照面。
      云小霜刚从药庐回来,身上难免沾了草药的苦涩气,本想先沐浴更衣,却见侍从喜出望外的迎了上来。
      抬眼瞧了瞧房内烛光通亮,便也猜出了几分原由。果不其然——
      “夫人您可算回来了,侯爷正让属下找您呢。”
      “他还在忙着朝中政务?”
      “是啊,最近一直如此,侯爷见夫人也甚是忙碌,所以……”侍从叹了一声,将未尽之话隐了下去。
      云小霜心中了然。
      前些时日她四处奔走,一路上也见到不少边关百姓沿途乞讨迁徙,想来是边关有变,他现下定也是为了此事苦恼吧。
      思忖间,步子轻移,云小霜已然向着那片光亮行去。
      雕花木门被轻轻推开,晚风裹着一丝药香掠过他的鼻尖。
      “不错,还算知道要回来。”赵墨城自案前抬起头,蹙眉轻舒,言语间却还能听出那一点憋闷的不快来。
      这样赌气的话语倒惹得云小霜轻笑了出声。
      摘了案前的灯罩,云小霜寻了把剪子一边替他剪着烛芯一边解释道:“有几种药正在斟酌最后的几味药材,所以多花了些精力。”
      “花了这样多的精力,可是研究好了?”
      “是是是。”云小霜哄着,面上虽是一副无奈的模样,可嘴角噙着的笑意却像二月柳梢上的春风,带了清甜的味道。
      重新盖好了灯罩,云小霜随手拿过案台上高高一摞的公文翻了两本,见其内容大同小异,不禁好奇道:“这么多公文,全是边关之事?”
      “嗯。”赵墨城闻言也收了刚刚打趣的神色,放下手中的公文捏了捏眉心,“边关一直局势不稳,频频发生冲突,如今形势愈加严重,随时可能激起两国战争,想必明日殿上又要有一番唇枪舌战了。”
      ……
      果然边关奏报上呈帝闻亦是一本接着一本。
      御案上的奏折堆成了小山,几乎本本都与边关战事相互牵连,弄得皇帝无比烦闷。
      次日朝堂之上,皇帝阴沉的脸让一众大臣都心下怵怵。可怵怵归怵怵,该奏明的事由是一项也不能落下的——
      “皇上,今年因边关有变,波及之广,边关三座城的百姓皆逃的逃,迁的迁,粮收锐减。”
      “皇上,边关百姓人数众多,如今就连京城也出现了不少逃难而来的边关百姓,如此下去只怕不妥,还望皇上能尽早下旨,关闭城门!”
      “臣也以为应当尽早关闭城门!现今大量逃难来的百姓屯聚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严重影响了京城的巡卫管制。”
      “皇上三思!百姓乃是因为受边关战火波及,背井离乡乃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因此而关闭城门,怕是对您的圣名有损啊!”
      “边关动荡已是人心惶惶,如果受难的百姓还不能得到安置,唯恐让天下人寒心,因而万不可轻易闭城呐!”
      因着闭城一事,大殿上两派争论不休,各执一词,惹得本来就为此事左右为难的皇帝更加拿不定主意了。
      赵墨城站在百官前方,听着底下吵得比夏日蝉鸣还令人头疼不已的众大臣,唇边不觉扯出一抹讥笑。
      抬眼看去,御座上的人已然阖了眸子,脸上是一副风雨欲来的凝重。
      “够了!”殿上传来一阵怒吼,吓得伺候在一旁的太监手中的浮尘都差点掉了下来。百官更是倏然噤声,殿中顿时鸦雀无声。
      “一个两个都只会在这争论开与不开,折子一封接一封的呈,却没一个人有解决的办法!朕养你们是为了每日听你们吵架的么?!”
      帝王之怒,无人敢有置喙,百官个个垂头躬身谦虚至极。
      一个早朝便这样不了了之了。
      书房内。
      皇帝负手在殿中来回踱步,一连的叹气声暴露了焦急的情绪。
      赵墨城则安静的站在一旁,不发一言。
      最终还是皇帝耐不住性子率先开了口:“逍遥侯可有什么好主意?”
      “说来惭愧,臣也还未能有个妥善的法子。”赵墨城拱手,歉然一笑。

第456章 委以重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