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安嬷嬷传来了太医,太后道:“替侧妃好好把脉。”
      太医立马跪地,诚惶诚恐地替阮景婷请脉,阮景婷静静坐在椅子上,心里划过一丝担忧,毕竟因为心虚。
      禀太后娘娘:“侧妃有孕一月有余,只是因忧思过度,需要好好调养一下身子才是。待臣回去开几副安胎保健的汤药,只要按照服用便无大碍了。”
      太后道:“一定要好好地替侧妃调理身子,哀家要她腹中的皇孙健健康康的。”
      “臣一定竭尽全力。”
      待太医退下,太后又说了许多宽慰阮景婷的话,无非就是要她好好安胎。这个孩子对阮景婷来说何其重要,她就是拼死,也会生下这个孩子的,因为这是她最后的金牌了。
      天气渐冷,自入秋以来,不少地区发生干涸,已经整整大半年没有下过一滴雨了,今秋农作物几乎是颗粒无收,百姓们缴不上赋税,甚至吃不饱,穿不暖。
      眼看着寒冬将至,他们连一件御寒的衣衫都没有。就盼着来一场大雨,能够浇灌这大地,来年春至,可以种下希望的种子,到了夏天,盼着能丰收。否则这日子可实在是难熬了。
      百姓缴不上税,国库空虚,这赈灾的银子也拨不出多少,皇上这把这难题交给了晋王,派他去建城一带赈灾,那儿干涸的情况是最严重的,灾民也越多。
      并用逼晋王立下了军令状,若他不能处理好这次赈灾的任务,便要将他革职查办。
      人人皆知,皇上这是故意为难晋王呢。
      而且赈灾的银子还故意给得少少的,就是任谁也无法把这个任务圆满完成的。
      但晋王还是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任务,只因他心怀百姓,心怀天下。
      知道晋王要去赈灾,京都的百姓竟然自发地为他来送行,而且人人都凭自己之力,送上了粮食、蔬菜、鸡蛋、衣衫等等东西。这么些年来,晋王为大楚的付出,百姓们清清楚楚地看在眼底。
      他上阵杀敌,多少次险些丧命,他所做的事,全是为了大楚好。
      如今他领了这样艰难的任务,百姓们都想为他出一分力。据说,灾区那儿的人民,食不裹腹,眼看冬天就要来临了,若他们连御寒的衣裳都没有,恐怕连这个寒冬都熬不过了。
      长街上,几乎所有的百姓都出来围观送行,那情景十分壮观。
      晋王的马车缓缓地使过了京都,眼看就要出城了。
      随行的人,除了承东承西以及清风,还有阮佳清跟琼儿。他怕皇上趁他不在,借机找阮佳清发难,所以便带上她了。
      “王爷,所有的衣物都已经带上了,在队伍后三千米左右随行。”承东快马加鞭来到禀报。
      这些衣物,都是士兵们一针一线地缝纫出来的,他们平日里拿的是刀剑,这绣花针可实在是不拿手,但他们还是尽自己的努力,把棉花缝进了衣布里,虽然针脚粗糙了些,可至少能够挡风。
      晋王点点头,他心系灾区的百姓,只想快些赶到那里。
      “有了这批衣衫,还有百姓们送的一部分,差不多该是够了。”阮佳清心里默默算了算,开口道。
      晋王心里有数,但只怕赈灾件事没有那么简单,皇上既已让他立下了军令状,就一定会想方设法刁难他的。
      队伍一路南去,前往建城,这一路都十分太平,几乎没有遇到什么状况。
      但就在路过兼霞山的时候,突然冲出了一帮难民,他们衣衫破烂,气势汹汹而来,看到食物还有衣衫便不顾一切地抢夺,士兵们挡也挡不住。
      加上这次,晋王带的人本就不多,所以没办法很好的制止。
      “王爷,这些难民似乎是从建城一带奔来的。”承东回道。
      晋王下了马车,立马命令道:“传令下去,不得伤害任何一人,先将现场控制住,切不可让他们随意掠夺东西。”
      “他们也是可怜,是没法子了才会抢劫吧。”琼儿眼底露出一丝怜悯之色。
      阮佳清跟琼儿在马车上没有下去,只掀开帘子细细地看着。
      阮佳清摇摇头,“这些人,根本不是什么难民。”
      看来那个狗皇帝是不会让小煜轻易完成任务的,他恨不得这次任务失败,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处置小煜了。
      “王妃说得对,这些人不是难民,难民哪里会有这样大的力气,早就饿得动弹不得了,且他们似乎都身怀武功,只是没有表现出来罢了。”承西在外面道,他奉

第121章 立下军令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