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画的好!”
      忽然有人发出一声赞叹。
      陆元元放下画笔,抬头扫向几人,却看到顾焕之不知何时,也来到了桌案边。
      “顾大叔!”
      陆元元向他点点头,打了招呼。
      “嗯!”
      顾焕之答应一声,两眼灼灼的看着桌案之上的画作。
      整个画面展现出了一幅苍茫孤寂的雪景,远处山峦层层叠叠,掩埋在积雪之下,近处一棵枯树,天际一只寒鸦,其中运用了大片留白技巧,画出了江上独钓之人的孤独。
      虚实相生,刚中有柔,这种画法,倒是不曾见过。
      众人轻轻点头,赞叹不已。
      虽然还没有题诗,不过仅凭这幅画的意境,已经够引人入胜了。
      陆元元又拿起一支小号的毛笔,在画上找了一个合适的位置,题诗一首。
      正是华夏历史上,有名的诗人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意境不凡的画,配上这首千古名句,相辅相成,意境不凡。
      “好,好啊,好一个千山,好一个万径!”
      张太傅两眼放光,嘴里念念有词:“这一个鸟飞绝,又一个人踪灭,把这寒冷孤独的环境和氛围,表现得淋漓尽致,更让人感觉这独钓之人清寒高洁,孤傲绝俗。哈哈,好画!好诗!堪称绝唱!”
      “太傅所言甚是,这里还有一个孤,一个独,又有一个蓑笠翁,一个寒江雪,四者相互映衬,远观白雪皑皑,近觉冷冷清清,那种幽冷孤寒之感,由然而生啊!”
      周山长也是赞不绝口。
      众人围着桌案,对这幅画作评论不休,神情激动。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幅极具情趣和生机的画作。
      “……这寒江独钓,老夫觉得,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且这种境界,超越了物质,超越了这首诗中的意象,更甚至超越了生命的本身,这种情感,只有我们静下心来,才能体会的出来!”
      周山长眼神悠远,轻轻叹息一声。
      众人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感觉。
      建安帝见大家谈论的热烈,一挥手,让人把画作呈上来。
      整幅画作,确实意境深远。
      他示意两个小太监,把画作展开,在大殿之上转了一圈。
      这边,陆元元又挑选了一幅卷轴,铺展在桌案上。
      这次,她并没有用泼墨法,而是选择了几支合适的笔,用国画技法,画了一幅画。
      悠远空灵的远山,竹林桃花,茅草小屋,篱笆墙下几株淡菊。
      一张石桌,几个石凳,桌上一个茶壶,旁边一个茶杯,淡淡茶香化作轻烟,袅袅而上。
      不得不说,看到这幅画,众人仿佛看到了一种悠然见南山,闲时清茶两杯的归隐山林图。
      陆元元又题诗一首,正是陶老先生的名作。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不用说,这幅画作,又赢得了大家赞赏。
      渐渐的,有不少大臣都走了过来,对陆元元的画评头论足。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陆元元的作画的兴致。
      她借故回到自己的座位那边,悄悄从空间里拿出一盒铅笔。
      这幅画,她用铅笔,以素描的手法,画了出来。
      崇山峻岭之中,一条气势磅礴的瀑布,从九天飞落。
      不同于大漠孤烟的那幅画,这次取景,是站在低处仰望的角度。
      陡峭的山峰在阳光的照射下,升起淡淡的烟霞,一条瀑布似白色绢绸般悬挂在山前。
      飞流直下的瀑布雄伟奇丽,气象万千。
      让人恍然以为,银河从九天泻落到人间。
      画完之后,又题诗一首。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第600 章 成何体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