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5章 三界诸天[2/2页]

奉朝 君莫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悟空:“咦?前六识加上神念末那识,只有七识啊,还有一识是什么?”
      菩提有些不耐烦地摆摆手:“第八识名字叫阿赖耶识,你离那种境界还很远,现在知道也没用……至于剩下的乐变化天……你有没有听说过三界?”
      也许是受到文学作品影响,在绝大多数人眼中,三界都是指天、地、人。西方倒是有一种与其类似的说法,在基督教中将世界分为天堂、地狱、炼狱。
      而在东方的佛道两教中都没有类似的说法,只是将天地人算作三才。真正的三界名称,佛道两家有着出奇的相似:欲界、色界、无色界。
      此色欲非彼色欲,食色权钱等一切欲望都属于“欲”,五颜六色、山水风景,一切可见之物都属于“色”的范畴。
      佛道虽然三界的名称相同,但具体处有所不同。佛教中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外,还有另外三天,这三天处于欲界却非欲界天。
      道教则有三十六重天,其中三界的天数与佛教相同,只是名字不同。而在三界之外,无色界之上,还有四梵天与四圣境。
      悟空之所以记得如此清楚,还和他以前的经历有关。很早之前,他在课本中学过陶弘景的《答谢中》,里面有一句“实是欲界之仙都。”
      当时书上对欲界的解释为“佛教中认为的人间”,但悟空对此产生过怀疑,首先,佛道都有三界之分,只说佛教有些不妥;另外,陶弘景是道门中人,对道教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因此他认为应解释为“道教中认为的人间”更为合适。也正因为此事,他对于这些记得非常清楚。
      菩提:“我记得你曾经问我,有没有对于修为境界的具体划分。各派功法不同,因此这的确没有统一的说法,但有一些人做过笼统的整理,也得到了认可。
      “在这个系统中,道教的修为分为天地神人鬼五仙,五仙之上又有金仙。佛教则以三界诸天为境界。不过也因其太过笼统,因此只用于不同门派间的比较,平日修炼几乎没人使用。
      “但这体系也有极大的漏洞,就是在于‘仙。正常情况只有历过灵劫才算真正羽化登仙,但在‘五仙体系下,只要开始修炼就已经可以称为广义的仙。
      “关于乐变化天,是欲界六天之一。欲界与色界之间便是升仙的门槛。色界之下一共九天,都只是凡人。坚手天、持华鬘天、长放逸天为最底层,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为欲界六天。”
      说了这一番话,菩提已是不耐,他喜欢清净,对于悟空加以照顾也多是给太昊面子。此时他不想再多说,扭头便走。
      悟空仍追上去,问道:“师父,那我算是什么境界?”
      “下品人仙!四天王天!”菩提已不见身影,只是传来声音。
      “哇!原来我已经这么厉害了!”悟空顿时两眼发光,而远方的菩提听到这句话差点气得摔了一跤……
      菩提走后,悟空坐在了大阵中央。他只有在体能达到巅峰时才会去练习外功,刚刚的疲惫还没有完全消散,还需要休息,索性先努力恢复内炼。
      这座阵除了保护安全,对于修炼唯一的助益就在于汇聚了天地灵气。悟空内视周身,全身经脉脏腑尽数呈现在了眼前。
      按照菩提所说,复功需要借助五行相生之理,而不能重复大小周天,所以此时的他只能依靠于体内的五气,而外界灵气此时却似乎成了鸡肋。
      这重新练气比第一次要难了许多,更要注意控制好程度,不能补好了心肾,脾肺又缺了。因此每次抽取金木之气都只能取出一丝,以神念为炉,将其炼化,转为水火二气,融入心肾,滋养脏腑。
      由此一来,这就是个极慢的过程了,怪不得菩提会说要两个月才能完成,恐怕真的是如此。悟空顿时遗恨不已,若是能在之前大小周天中积累足够真气,也不会到今天这种地步……
      不过菩提似乎并没有明说不能采用周天的原因。悟空视线巡行体内,这才渐渐发现了其中原因。人因有气才有生命,气是人的根本。而成丹时水火二气亏损,致使全身经脉无力运转。可后续的修炼中经脉之力有着重要作用,而无论是吸取天地灵气还是运转周天,也都是需要经脉之力配合心念力。因此目前这种情况下,自然无法运行经脉,当然也就不能吸收天地灵气
      不对!悟空突然想起,自己和常人不同,从一开始就没有借助经脉之力,只以心念力就足以运转灵气,借周天化真气。想到这里,悟空心中顿时狂喜不已,若是以周天之法,恢复速度必然是大大升高!
      (本章完)

第25章 三界诸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