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八章 破槐里[1/2页]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司雨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师妹。”写下这个词,我不由得想起蔡琰那层层包裹起来的脑袋。本来多漂亮的一个人儿,竟变成了大头娃娃,也让她那张小脸显得越发可怜。
      “今天与韩遂马腾交兵,首胜告胜,韩马军队退入槐里城。这真是我没有想到的昏招。西羌兵马,长于野战,短于守城,他们自困孤城,实在是自寻死路。前线战事已无悬念,不过兵危战凶,我亦会时时小心,师妹勿念。”
      “此番王允外迁,尚书台司徒之位中空,朝中士人、西凉一脉,颇有意共举世伯录尚书台者,未审世伯之意若何,愚兄以为,司徒之职虽佳,然亦火中之栗,眼下各方争夺激烈,世伯初出大狱,不宜此时有所举措。未若共荐马日大人为司徒,以皇甫嵩为太尉,此二人皆世伯好友,且为人忠正,必能安定朝局。此番长公主出面,逼退王允,我观长公主或有意于朝局,天子年幼,长公主有所做为,亦无不可,然我观天子聪敏,只怕异日不能相容。师妹现为六宫女史,皇后之师,处乎其间,还要多加小心。”
      几句许简单写完,封好让人送了出去。
      这些日子,推动蔡邕入阁的风潮越演越烈,随着王允倒下,长安城又一轮权力争夺开始了,王允派系的士人灰头土脸,蔡邕、杨彪、董承、这些人开始走上前台。蔡邕的威望自然没有问题,而且西凉派视他为自己人,宗氏也认可。由于他救过名满天下的华歆等人,原本在士人中有些下降地地位突然间又升上顶峰,成为卧薪尝胆的反董英雄,可以说只要他点下头,就能入阁。而杨彪,也就是我那个顶头的上司,他虽然比蔡邕名气略差,却也是杨家后人,而杨家在朝中比袁绍的袁家还要强大。四世清德,累世太尉,眼下又身在九卿,上位是最合适的人选,而董承也积极的动作,说起来他就有点不自量力了,以他的身份,能当下将军之流,已经不错了。而且。似乎小天子真的有意任命他当个将军,重新管理西凉军马。这个家伙没准以后和我争权。
      而我对蔡邕入阁并不是很热衷,首先蔡邕此时的崛起肯定被天下视为他是踩着王允上位地,毕竟王允曾是一杆大旗,这样很不光彩。第二王允倒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错怪蔡邕,至蔡邕“疯”掉,而此归蔡邕入阁。是说国家用了一个“疯子”呢?还是说蔡邕在狱中装疯?其实,蔡邕的影响力更在朝堂之外,而不在朝堂之上。他的弟子们都开始上位了,而钟繇肯定是可以大用的,或许牧守一方也未可知。
      我到长安是来讨封并且挖墙角的,所以没有打算真正立足于这里,羽林中郎将的官职,对我来说并不值得留恋。这个帽子,只是来对付吕布和王允的,用完了。反而成了我的桎梏,我知道,在长安城,早已开始流传对我不利的消息了,因为我太过强势,因为我收揽了太多地兵权,因为我把国库都快搬空了。
      随他们怎么去想,我无所谓,我只求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够了。我虽然没有阻止雒阳的被毁灭,却阻止了关中被摧毁。
      至于效忠天子。算了,我那个小堂弟还没有那么大的魅力。我虽然因为名份和大义的关系,不会对付他,但是我也没有想算当一个忠臣良将,仅管我是一直在喊着这个口号。走一步看一步吧。汉家。真的能重新恢复么?
      我到是不在意它在我的名义下进行恢复,但那已是一个完全不同地汉家。
      我不认为我比曹操还要强大。但曹操顶着汉皇的名义统一天下又用了多长时间?
      天下大势,一乱一治。我仅管希望减少这世间的灾难,但是我也知道,凭我一已之力扭转天下大势,那也只是做梦罢了。
      不过,眼下小天子对我还有一个很大的用处,那就是我的“婚事”,我对小天子说,只要我胜利后,要他一道圣旨。
      有了这道赐婚的圣旨,想来足够对父亲和蔡邕交待了吧。
      我很庆幸现在是汉代,寡妇再嫁,是自然而合理的事。汉景帝的祖母薄太后,本来是魏王魏豹的女人,后来被刘邦偶然看中,收入自己的后宫。平阳公主初嫁曹时,再嫁卫青;敬武公主起初嫁给张临,又成了薛宣地妻子;王媪先嫁王更得,又嫁王乃始;许初嫁龙思侯,再嫁淳于长;汉元帝冯昭仪母先与冯昭仪父结合,后来又嫁了郑翁;汉桓帝邓后母初嫁邓香,又嫁给梁纪等……
      如果拉名单,能拉老长的一大串,也就是蔡邕这样的大儒在这方面还要讲究一些,至于别人,应该都没有什么问题。父亲那里,呵呵,他本来只是气蔡邕为董卓服务,眼下他知道蔡邕并不是那样的人,应该气也消了。更何况有天子的旨意,里子面子全有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nbs

第九十八章 破槐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