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七九章 陆康求援[2/2页]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司雨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陶谦率兵进剿,击杀阙宣。但也因此,他对曹操的进攻也无疾而终。
      六月,眼见曹操势危,袁绍派长子青州刺史袁潭出兵进攻平原,刘备大惊,引兵回防,双方大战一场,刘备失利。
      袁术已经取得了对陈的决定性胜利,陈放弃了扬州,逃向徐州陶谦处避难。而刘繇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向我讨要兵马,打算进攻扬州,讨伐袁术。
      此外小霸王孙策也有了消息,他终于向袁术借兵南下,去抢自己的地盘去了。三五年之间,他就会成为我荆州一个强大的敌手。我要不要先想办法收拾了他?
      不知不觉间,我已经是强敌环绕,陷入了三国最强大的敌人的环围之中了。
      而我又应该先对付哪一个呢?“公子,刘使君来了。”
      “快快有请。”
      来的正是刘繇。
      “伯瑞贤侄,恭喜你取得颍川之战的胜利啊。”
      “哪里哪里,只是有点运气,没有死在吕布和曹操手里罢了。”
      “我想算去扬州,贤侄帮我安排一下吧。”
      “怎么?世叔这么着急?是不是我们招待不周啊?世叔说出来,谁敢慢待了世叔,我绝不饶他。”
      “无关招待,我为天子委派的一方刺史,总不到到任,实在有负天子重托。贤侄帮帮为叔,好让我早些上路才是。”我知道,他又是想向我要兵马来着。眼下我的兵马还不足,哪里有兵马给他,正想要拒绝,忽然间我的目光落在了扬州地图之上。如果说刘繇正面进攻袁术,会引发我与袁术的再一次交兵,那么让他去防小霸王孙策又如何?
      孙策眼下什么也不是,孙坚手下的旧部让我杀了一大部分,招降了一部分,而刘繇的实力在我的帮助下比历史上又强了不少,他有天子的大义名声,他若去了江东,就算不能灭旧孙策,但也会大最限度的扼制住孙策的膨胀。
      想到这里,我对刘繇说道:“世叔一心为国,实是小侄之榜样。不过,眼下袁术击败陈,扬州初定,袁术精兵据住寿春,若正面交锋,就算小侄全力相助,只怕一时之间,也不能击败袁术。以小侄之见,世叔不如直接渡江,另置刺史府,我荆州军自江夏向东,进逼九江、豫章、我豫州军进攻沛国,进逼寿春,三方合力,对袁术形成南北交击之势,这样一来,袁术进退为难,灭亡之期指日可待了。”
      刘繇看着地图,道:“如果我去了,手中缺少兵马,如何应对袁术的精兵?”
      我微微一笑:“小侄这里兵马保持压力,袁术如何能引兵南下?小侄敢保证,袁术不会派一兵一卒南过长江。”
      刘繇终于被我忽悠的动了心,最后只要了一千多人就肯于离去了。当然,太史慈他是不会不带走的。
      大汉朝庭还是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的,当刘繇出现在长江南岸之后,连孙策的舅父吴景和族兄孙贲都主动向他示好,把他迎到曲阿。刘繇派樊能、张英屯于江边防范袁术,任命王郎为会稽太守,诸葛玄为豫章太守,扬州军民群起响应,不论实力如何,在表面上,刘繇一时是完全压制住了小孙策的行动,成为长江之南最闪光的一个人物。
      当然,这种闪光并不能说他就真的站住了脚。
      随着刘繇的实力步步增强,原本迎立他的吴景和孙贲等人也开始反对他,袁术也开始利用孙策这颗棋子,让他来攻击刘繇。
      这时,袁术却发起了进攻庐江的战役。其原因很简单,袁术要进攻徐州,讨伐逃向徐州的陈,向庐江太守陆康索求三万斛军粮,陆康不给,袁术大怒,就派孙策去攻打陆康。
      孙策领命,立即西下。
      陆康知道敌不过孙策,一面向刘繇请求支援,一面就把求援信发到了我这里。
      此时的时间已经到了初秋时分,我并没有按照徐福所说继续扩大地盘,而是抓紧时间针对自己的缺点开始抓好汝南和颍川两郡的军队和官员体系建设。我要把这两个地方建成稳固的根据地。
      我明白,占领的地盘再大,不能把这地盘真正变成自己的,那也相当于没有地盘。

第一七九章 陆康求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