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二章战华阴
刘和被我先送去了襄阳,因为襄阳那位小天子想刘和想得快要发疯了。他们两个,从小关系就很好,听说刘和自立为帝的消息后,可怜的小天子几天没吃下饭。这次得到刘和只是被胁迫,并没有真正与袁绍一起造反的确切信息,小天子高兴坏了,他立即下诏,要求我接到刘和之后,就送刘和去襄阳。我自然没有反对的必要,而且我也打算让刘和从海路北上,所以去襄阳正是顺路的事情。
而赵云这时向我说起了张燕的事。
黄巾军,曾经是汉室最大的敌人。他们所造成的破坏之大,远远超过了任何势力,他们是直接造成汉室衰亡的主因。可是,眼下,他们却不再是我的主要敌手,甚至连次要敌手都算不上。我的手下,已经有了不少的黄巾军将领,比如刘辟、袭都、周仓等人,比如眼下负责青州战事的臧霸,所以,我也并不在意多收张燕这一支军队。但是,与我的大度相比,朝中只怕反对的声音会多一些。对于此,我却是不担心,眼下的我,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顾虑重重的襄阳公子,作为朝中品级最高的一个人,在没有大将军的前提下,我这个车骑将军就行使着大将军的权力,我做出的决定,除了父亲,已经没有什么人能够阻挡(当然,反对的声音永远都会有的,特别是汉代的士人,从来不怕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哪怕为此而死也在所不辞。)
我决定,暗中招纳张燕。
在历史上,曹操进攻袁绍的时侯,张燕曾经主动出兵帮助曹操进攻袁绍,其后曹操封张燕为平北将军,对于稳定冀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对于我来说,这件事里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我提前让张燕当上平北将军,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才吃了袁绍大亏的张燕来说,报仇应该是他的第一选择。在这方面,我们是同仇敌慨。
不过,事情进行的并不如我想象的那样顺利。眼下的黄巾军,虽然经历的磨难不少了,但还没有历史上那样多,张燕以下,很多人还是拥有着重开天地,再创太平盛世的不切实际的理想,他们一边在太行山上吃着树根和草籽儿,一面憧憬着天下大同的景象,所以对我这个“腐朽的汉王朝代言人”,还是有着敌意的。所以,他们虽然肯于与我一同行动,对付袁绍,却并不肯接受我的封赠,成为我的手下。
人各有志,不可强求,对于此,我也无能为力。不过,眼下我算是在袁绍的身边伏下了两路奇兵,以后进攻,我可就容易的多了。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并州和关中两个战场的战事了。其实这两个战场紧紧相邻,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如果取胜,需要仔细研究。
我决定,还是先解决关中战场。
原因很简单,韩遂是西凉人,离我太远,现在他跑到关中来,收拾他就容易得多,不乘现在的机会收拾他,他逃回西凉,那可能就是未来几十年的祸患。而吕布又不会逃出并州去,想要打他,随时都可以。与贾诩一商议,他也正是这个意思。
贾诩打算把西凉人全部歼灭在关中。他的计划是,以一支军队突然西进,阻住韩遂西退的道路,然后在长安以西与韩遂的主力展开决战。在此时,可以……
虽然他的计划在某些方向杀人太多,但是我还是同意的他的部署,因为这是一次性解决西凉问题最好的办法。西凉造反的时间太久了,造成的损害也太大了,长痛不如短痛,如果能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由贾诩去做吧。他是西凉人,比我更了解西凉。
十一月,张绣军从冯翊出发,一路向西,过池阳,突袭汉兴郡,完成了对韩遂的战略包围。
十一月,黄河结冻,关羽、赵云、许禇、陈到四将西渡黄河,与魏延汇合,准备对韩遂发起总攻。
河东由孙策、黄忠、徐晃、张飞等将镇守,威慑吕布和袁绍,防止他们对韩遂采取帮助的行动。
十一月五日,韩遂派大将阎行等人出击魏延,双方大战一场,魏延小败,关羽、许禇赶到,双方再次交锋,大战一天,不分胜负,羌人收兵。
十一月七日夜,赵云、陈到突然出现在终南山下,这里是韩遂军的一个牧场,放牧着他们用来当做粮食的牛羊马匹。赵云和陈到带领骑兵,手举着火把,冲入牧场之中,驱赶着那些牲畜冲散了羌人的营帐,然后乘混杀了一个名叫虹日的白马羌部落大人。接着赵云连破三处牧场,夺得大量的牲畜,重重的打击了韩遂军的后勤系统。
不过此时韩遂依然有将近十万的部队,军队总数量还在汉军之上,其中羌人占了一大部分。韩遂并没有意识到汉军准备用这些部
第二七二章 战华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