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人家,即使找到了,也都摇头说不知道唐家寨的具体情况。两人又到内江找解放军多方打听,得知唐家寨几乎无人生还,只是在清理战场的时候,发现了几个幸存者。
昌家父子又打听幸存者的情况,得知唐秀在内江一家医院接受治疗,唐同被送往成都救治,唐林和唐明仙也被送到了成都。他们赶到内江那家医院去找唐秀,却被告知说,唐秀早就在没有告知的情况下偷偷跑出了医院,至今下落不明。
茫茫人海,到哪里去找这么一个小女孩呢?更何况,当时刚刚经历了战乱,人口流动性很大,昌家父子力量单薄,实在无力去找唐秀。两人商议后,决定赶回成都去找唐同和唐林两兄弟。
到了成都,昌家父子顾不上回家,到医院打听唐同和唐林下落。他们首先去了救治唐同的医院,也被告知唐同前段时间就偷偷地离开了医院,不知去处。既然如此,最后就只剩下唐林了。父子俩连忙来到救治唐林的医院,终于见到了躺在病床上的唐林和照顾他的唐明仙。
唐明仙听昌汉荣说了他们寻找唐门幸存者的经历后,又喜又悲。喜的是,唐同和唐秀果然没有死,还活着,唐门后继有人,而且唐同习得一身武功,唐门武术和血脉,还会继续传下去;悲的,唐同和唐秀都下落不明,这么大的天地,到哪里去找他们兄妹俩呢?
唐明仙想起唐同和唐秀,不禁又是一阵伤感。昌汉荣问起唐明仙今后有什么打算,唐明仙茫然地摇头说不知道。昌汉荣说:“姑娘,我们父子俩这次出来寻找唐门的幸存者,临走之前,家父特别嘱咐,如果遇到有唐门的幸存者,就把他们带到我们家去。现在,我们终于找到你们两人了,如果你们没有别的好去处,就到我们家去吧。”
唐明仙虽然对未来很茫然,但听到昌汉荣这么说以后,觉得这也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她刚想点头答应,随即又摇了摇头。昌汉荣知道她在担心什么,就说:“姑娘,你放心好了。我们昌家虽然比不上什么大户人家,但家父在成都这么多年,我们昌家大大小小也算是成都有头有面的家族。你们两个到我们昌家后,不会给我们造成任何负担和麻烦。”
唐明仙最担心的也是这个问题,生怕去了昌家后,万一昌家家境不好,平添两张吃饭的嘴巴,那就实在是麻烦人家了。昌汉荣的话,打消了唐明仙的疑虑,她同意了。
昌汉荣父子又和唐明仙聊了一阵,了解了一些唐家寨的惨烈故事,说到悲壮处,也是摇头叹息不止。昌汉荣父子回到家里,向昌尔大汇报了他们这么长时间外出寻找唐门幸存者的经历。昌尔大听说唐林和唐明仙还在成都的医院,心里也很是高兴。
第二天,昌尔大在昌汉荣和昌太平的陪同下,来到医院看望唐林和唐明仙。昌尔大再次要求唐林和唐明仙到昌家落脚,以尽地主之谊。看到这个70多岁的老先生态度如此恳切,唐明仙下定决心就去昌家。
不久后,唐林病愈出院,昌家派人来医院把唐林和唐明仙接到家里,并给予了隆重的接待。昌尔大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为唐林找了一所学校,让唐林读书。唐明仙身有厨艺之长,就在昌家厨房帮着做事。
随着时局的变化,老谋深算的昌尔大预感到,自己已经不适宜再在成都居住下去了。因为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昌尔大曾为国民党做过很多事情,他担心自己会在新政权中由于某些事情而受到牵连。在昌尔大的安排下,昌家顺利地举家迁移到北山市双江区定居。几年后,昌尔大去世。
昌汉荣深受父亲影响,不断地散财以保全家平安。如此一来,昌家势道逐渐衰落,很快就沦为普通人家的生活。眼看一大家人在城里的生活难以为继,昌汉荣又作出一个决定,全家搬迁到农村去。昌汉荣用尽家产在当时的马家镇边上购置了一栋平房,这就是“尚品川菜馆”目前所在地的前身。
唐明仙一心照料着唐林,对于自己的婚事,绝口不谈。一晃眼的时间,她就到了30多岁,此时,唐林已经长大成人了。在唐林和昌汉荣的劝说下,唐明仙勉强表示可以结婚,但有个条件,对方一定要姓唐,她要让自己的后代也要姓唐,把唐门的姓氏延续下去。后来,她嫁给了北山一个姓唐的工人,生下了儿子唐浩然。
第460章 落脚昌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