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章“思想”牌[2/2页]

天启明君 打柴钟子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没事没事,快快起来。”
      朱由校没有走过去搀扶,抬了抬手,示意王安自己站起来。
      面前六张纸上,分别写了财政,军务,科技,思想,制度,特务六个单词。
      而其中,除了特务这个老本行以外,朱由校对于另外的五样每一样都有些程度不一的陌生,在这些方面,就只能靠着自己前世的见闻和这一世的随机应变了。
      而王安挑中的“思想”,在朱由校这里也已经有了一些腹稿。
      其实在包括他之内的很多人心里,对于前世祖国在近现代的落后纷纷扼腕叹息,而这其中的原因,便有这一条。
      思想!
      无论是明,还是原本的清,甚至往前倒退到宋唐晋,都存在这个问题,那就是思想的僵化。
      只是说,在来到明清时代变得更加严重了而已。
      太祖爷建国的时候,为了方便统治方便坐稳,规定全天下都要学习儒学,并且还只能按照朱熹的解读来学习。
      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维持了明朝一段时间的统治强度,但在长期上来看,明朝后期越来越僵化的阶层,越来越限制人的那个“理”,根源上,就是打这里出来的!
      而要破除这些,便需要推行文化的改变,并且去扭转人们的思想,这在其他王朝或许会是地狱难度,而在自己身处的时代,却比别的时代多一些优势。
      “王公公,你可知道,一个叫做李贽的人?”
      朱由校拿手指叩了叩桌子,开口问道。
      “李贽?皇爷恕奴婢迟钝,奴婢一时想不起来了……”
      王安轻轻皱起眉头使劲思考了一下,然后惭愧地低下了头。
      在他眼中,眼前的皇帝对外的知识来源几乎全是自己,那么他知道而自己不知道,这说明应该是自己给忘记了。
      “不知道吗?”
      朱由校眉头拧起,这还真是个麻烦事。
      他对这位李贽先生也不是很了解,只知道他在晚明创世纪一般大胆提出天下平权的想法,不论男女老幼全部都是一样的人,即便是王侯公卿也与常人没什么区别。
      在这种环境下,提出这样的观点岂不是自杀一般?更何况,李贽在这之外还批驳东林党人控制朝堂,腐败贪污的行为,一时间除了听他讲学的人以外,已经做到全民公敌了!
      李贽在活着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自己提出这些事情的结局,并且最后也不出所料。
      被冤枉下狱,在狱中割破了自己的喉咙,这位老学者最后选择了体面的退场方式,他抢过了理发师手里剃头的刀,自杀了。
      但是,今天朱由校却并不是要为“先贤”鸣不平,而是找到了最适合解放人们天性的方式。
      只需要自己稍微引导,李老先生所代表的学说未必不能为自己所用。
      而这还有更加符合朱由校心意的一点。
      李贽的弟子门生,对于东林党的仇恨那可大了去了。
      无论这件事成还是不成,自己都不需要为了他们融入东林党而担忧,二者之间,具有天生不可粘合的矛盾。
      “王大伴,开始吧。”
      朱由校靠在椅背上,开始了今日的听政环节。
      虽然确定了要赶快解决的问题之一,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自己需要考虑的事情还多得很!
      而且,如何做到在进行这些事情的同时,不会激起东林党强烈的反扑,也是一个问题。

第13章“思想”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