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10章 出海[1/2页]

大明风流 隔壁小王本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将视线从王承勋身上挪开。
      不提了。
      沈烈便又往周围看了看,再往下数便是冯保了,冯公公勉强算是半个总经理的人才。
      可是这位冯公也太老了,精力不济,也指望不上。
      一时间。
      沈烈竟无语凝噎。
      此时。
      王承勋终于放下了茶碗,先向着皇上,皇后拱了拱手,然后便催促道:“贤侄,缺什么就说吧。”
      大伙都挺忙的,别在这耗着了。
      沈烈便只好老实巴交道:“我缺人。”
      人才!
      如今这大明朝野,满口大道理的圣人门徒遍地都是,可懂技术,懂管理,懂经济的人才,那可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
      于是帝党众人便一时无言,竟被这问题给难住了。
      就连万岁爷也尴尬的摸了摸鼻子,于是乎,堂堂大明天子和一群重臣,便大眼瞪小眼的尬住了。
      “这经济致用之学……”
      帝党们一脸的尴尬。
      这玩意儿……
      大伙是真的不懂,从天子到内廷总管,再到总兵,卫指挥使,对近代工厂的理念完全是一片空白。
      两眼抹黑。
      那一脸茫然的样子让沈烈直叹气。
      此时。
      生平第一次参加这御前会议的白广恩站起身,忐忑道:“微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万岁爷便劝勉道:“恕你无罪,但说无妨。”
      白广恩便大胆的建议道:“不如……请陛下宣一道口谕,让翰林院的翰林们来议一议?”
      话说完。
      众人再次哑口无言。
      万岁爷面色有些别扭,却也只好安抚了几句:“知道了,爱卿……坐下吧,且稍安勿躁。”
      你可算了吧!
      别人不知道,皇上还不知道么。
      翰林院那些人更不靠谱,他们自幼学的也是经世之学,不过确是经世致用,而非经济致用。
      经是四书五经的经,虽只有一字之差。
      却离题万里。
      没奈何。
      沈烈只好赶鸭子上架,沉吟着,打算让司礼监那几位管账的总管太监,先去左卫顶一顶。
      这也比翰林们的能力强!
      可别小看了这些总管太监,好歹也是在宫中度过内书堂的,从小在内书堂里读书认字,然后……
      便会被送到十二监,四司,八局充当文书账房,一步步从底层爬起来当上了总管,也是一件很难的事。
      别的不说。
      记账,打算盘,管理都是一把好手。
      这就不容易了!
      说起来这大明最出色的管理人才,竟然是宫中的一群太监,只怕是管仲,商鞅,刘瑾,严嵩的棺材板都要压不住了。
      话音落。
      朱翊钧眼睛便亮了起来,赞道:“这个法子好。”
      一不做,二不休。
      沈烈索性又奏了一本,请陛下在西苑讲武堂旁边,再开设一个商业学堂,挑选聪明伶俐的小太监当学徒。
      可问题来了。
      这个商业学堂里没有老师,沈烈便提出让义妹岳玄儿,和几位户部的主事来做……
      好不容易解决了管理人才的问题,帝党重臣们又开始了下一个议题,关于铁料,硫磺的问题。
      说话时。
      沈烈便向着皇上使了个眼色,撇了撇嘴,万岁爷心领神会,便向着漕运总兵王承勋露出了和煦的笑容。
   

第510章 出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