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红队”征战在“江如”[1/2页]

从零上60度到零下60度 火流星23129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江都—如东天然气管道(简称“江如”管道)作为缓解江苏省能源短缺、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大工程,对构建多气源供气网络、保障江苏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用气安全具有战略意义。这也为管道二公司在江淮大地再次展示“国家红队”实力提供了大舞台。
      该管道工程项目总长2761k,共分三期实施。一期工程分三个标段施工,管径¢1016,设计压力100a,材质1070,外防腐层三层e。管线建成后,将与冀宁管道、西气东输管道一起形成环形的供气管网,管道之间可以互相调配、互为保安,进一步保障长三角地区的供气安全。该管道也是“北气南下”直达长三角地区负荷中心备用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抢建江都—如东天然气管道的“劲旅”,管道二公司的参战将士们,从苏州工业园水管线到西气东输27标段,从常长支干线到宜溧支线……再到江如管道,一路拼搏一路歌,拼出了速度、拼出了质量、拼出了效益、拼出了形象,“管道施工国家红队”的名字,叫响了整个大江南北。他们凭借近年来在国内外工程施工中显赫的战绩、顽强的队伍作风、高大的市场形象,受到了业主的青睐与信任,把一标段的施工任务交给了他们。
      2009年5月,工程开工前夕,我来到江如管道施工现场,与项目部的参战职工吃住在一起,真切地领略了他们那种“知难而进勇闯市场、顽强拼搏力创高效”、“打造务实和谐项目团队、争创品质一流施工品牌”的风采,感受到了他们为了工程早日完工的那种信念、那种执着,聆听到了管道二公司热血儿女鏖战江如的豪迈誓言。
      一
      为确保该工程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公司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项目经理王连玉为挂帅的项目部。为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他率领项目部一班人春节过后就开始了项目选址、踏线、焊工培训考试、设备人员动迁等艰苦细致的工作,由于准备充分,措施得力,多次受到业主的肯定和表扬。
      5月14日下午,远在徐州的焊接一机组机组长长宋亮接到项目部的紧急通知,上线人员务必在15日下午到达泰州,参加16日举行的开工演示(后因天气原因推迟到17日举行)。对外闯市场的施工队伍来说,市场就是战场,项目领导的指示,就是战场上指挥官的命令,不论身在何处,也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必须按时或提前到达指定位置。宋亮接到“命令”后,顾不上吃晚饭,忙着组织上线人员做好出发准备。第二天一大早,宋亮带着20多名参战职工,离开了徐州,踏上了东征之路。在这20多名参战职工中,部分职工刚从其他施工工地回来,但他们接到出发的通知后,二话不说,收拾行李就上了车。经过5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5月15日下午2点多钟,胜利抵达泰州施工现场,比领导要求的抵达时间提前3个小时。
      从工程投标到上线人员和施工设备的调配,再到与业主的协调和开工典礼,最忙的人莫过于项目经理王连玉了。在开工典礼的前半个月内,他四返徐州,三赴上海,五到泰州,平均每天的行程都在500公里以上。开工典礼的前一天,由于操劳过度,王经理原本降下来的高血压陡然升至180,项目部的同志让他住院治疗,他执意不肯,吃了几片降压药又投入到工作中去。因为他深知,在开工典礼前的分分秒秒,必须都得利用好,躺下来打针治疗,要误好多事。
      远在徐州忙于市场开发、业务处理的公司副经理、管道局江如项目经理朱怀德,得知江如管道开工典礼的消息后,也顾不上连日来的疲劳,开工前一天赶奔泰州。
      “江都—如东天然气管道工程是一项缓解江苏省能源短缺、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大工程,作为施工方,我们二公司坚决做到:只争朝夕,突出一个‘抢字,确保所承担的施工段按计划提前完工;精益求精,突出一个‘优字,确保焊接一次合格在98%以上;死钉硬守,突出一个‘好字,确保各施工难点进展顺利;严格管理,突出一个‘控字,确保成本不超和安全无事故;积极配合,确保一个‘和字,确保业主、监理、地方政府和当地老乡满意。”
      在5月27日的开工典礼仪式上,王连玉经理作为施工方的表态发言,尽管不到5分钟,但精辟的“五字诀”道出了管道二公司人抢建该工程的决心、举措和实力,赢得了台上台下雷鸣般的掌声。
    

“红队”征战在“江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