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由西北战场匆匆而返,年轻的十五皇子洛天罡被冠上了北伐勇者的光环,唐梦尚武,几乎没有什么争议,这位早在永兴帝在世时便颇有好评的洛家直系血裔正式登上了唐梦帝君的宝座。事实上,这是三方协调的结果,无论是龙升寒还是洛思幽都默认了季同的提议,那位故人的幼子终究没有被推上前台,作为代价,季同允诺,无论是季家还是诺坎普都不会干涉帝都政权的事务,平衡永远是多方并立的唯一宗旨。
      翌日,远在边陲的诺坎普荣归城通过魔法传讯塔向举国宣告,将捐献矿石和魔法工艺品贸易敛取的一部分财富,大约六百万枚金币,用来救济南方水患灾区的流民。消息如长了翅膀般飞遍了唐梦大地,像一阵清风,令苦难中的人们心中一暖。因为战乱而散落的人心开始了缓慢的凝聚。老百姓永远都是最可爱的人,只要有起码的温饱,他们便会像信仰神氐般拥护自己的政权,用勤劳的双手撑起整个国家的希望。
      在帝都平定的第三天,位列帝国三大军团的巨鹰军元帅伏伦向青羊宫递上了一纸表章,措词委婉了表达了对帝都新政权的拥护。一发牵而全身动,之前波诡云翳的北疆局势如拨云见日般,乾坤为之一靖。由鄂泰、兰枫二州北往的两个三万人军团在递表当日便开始原路返还。与此同时,季帅未死的传闻在整个边军中不胫而走,炎龙军一分为二的态势已遥遥欲坠,牧野要塞的阵营分布变得微妙起来,另起炉灶的龙定渊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立场上的质疑。
      在一个星光黯淡的夜晚,龙定渊带着二百余骑遁出关外,窜入辽阔的北方大草原纵深地带,等待他的将是错综复杂的草原部落和南北二十六路马贼团伙,夹缝中求存,怕也只能自求多福了。
      以龙吟血为首的指挥系统平静地收编了那近半战士,名震大陆的炎龙军重新成为了一个整体,如一枚巨大的柱石,在唐梦北疆屹立不倒。然而这支军队的灵魂,帝国军神季青城却在帝都惊鸿一现后悄然隐没,并未留下只言片语,同样渺然无踪的还有长风剑圣帕瓦罗蒂,在废阁中留下金令一枚,再无讯息。
      是寄情山林也好,是大隐于市井也罢,季同有时也会向往这样的日子。方今唐梦初定,北方的泰穆尔已是拔了牙的老虎,南方有洛天梦割据,国中之国的态势未改,但经历了西北的挫折,纵然是择人而噬的毒蛇,怕也要抹掉几分野性,一时半会却也成不了什么气候,若非山河初靖,民心未稳,不宜妄动刀兵,要想挥军南下饮马怒江也未为不可。总言之,老百姓大约可以过上一段安静的日子,天下无战事,戎马一生的季青城也终于可以放下山峦般的担子,享受无拘无束的生活。
      洛思幽自那天起重入废宫,洛氏护族长老三去其二,忠于洛家的龙骧统领斯科拉成了第一位未履圣阶便手掌金令的族老,影卫并未遭受损失,依然在暗中护翼着新登帝位的君王,然而执掌者的心态却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迁。放下的沉重的包袱,尽管还不习惯以面示人,却也不用长袍大麾,终年不见天日,对于一名妙龄女子来说,这样的改变已经足够令人欣喜。偶尔在夜深人静时,那张乘风而来的面孔会从记忆中跳出来,偌大的唐梦,怕是今生也无缘再见吧!
      作为广场协定中最重要两股力量的结合体,季青城第三子季灵被推上了前台,作为新帝的臂膀。曾在碧落城中效力数年,又身受龙升寒救命的恩情,这让他赢得了各方的信任,洛天罡不谙政事,将他倚作股肱之臣。季灵自小聪慧,熟读经史,几年来历京磨难,看遍了唐梦各地的世情,比诸同龄人要成熟不少,也多了几分治世的圆滑,身居庙堂,殊无怯意。
      在季同的力挺下,杜洪如愿以偿地重返虎贲统领的职位,无论是个人战力,还是士兵中的威望,他都是当之无愧的禁卫军第一人。那些曾经因为他而受放逐的禁卫精英被逐一拣拔,洛天罡没有太多的心计,对于季同举荐的人采取了无条件信任,习惯了洛天鸿的阴阳两面,挑枪带棍,这种纯粹的信任让杜洪感激莫名。
      洛天鸿的陨落伴随着一批身居高位的大人物落马,帝国权力层出现了不小的空隙,原有的秩序面临着洗牌。明白轻重的季灵在第一时间进入了角色,凭借着从小养就的政治嗅觉和季家在唐梦的人脉,第一批真正隶属于洛天罡的嫡系人马登上了帝都的舞台,更多失去立场的观望着望风而动,权利堡垒的构筑仿佛在一夜之间便已成形。
      生活总在继续,就像永不停歇的河流。
      季同悠然跨出车外,这一行已离开帝都数里,浑然不理会拖车的巴尔德拉玛幽怨至极的目光,沿着官道旁的卧石大马金刀地坐下。

第128章 定鼎6[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