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九章:夫子前来,名词入京[2/2页]

大魏读书人 七月未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三位夫子走入书楼中,一道身影便走来,十分恭敬道。
      “三位夫子,他便是许清宵,不过正在读书,好像已经浑然忘我了,需要我喊一声吗?”
      说话的人是王儒,他压着声音。
      许清宵来柏庐书院读书,的确有不少人打扰,后来都被王儒给挡住了。
      他知道许清宵是想要来看看书的,若是接二连三有人打扰,怎么能认真看书?
      可现在夫子来了,王儒只能硬着头皮过来说一声,如果夫子真找许清宵有事,他也只能去打断许清宵了。
      三为夫子将目光看去。
      书楼中。
      透过书架,可以看到许清宵端详着一本书,在认真阅读,目不转睛,时而点头,又时而皱眉,显然已经忘我。
      “不可。”
      刘夫子的声音响起,他看了一眼周围,随后挥了挥手,让众人退了出来。
      齐夫子和陈夫子没有多说,跟着刘夫子一同出去。
      待出去后,刘夫子这才出声。
      “许清宵嗜书如命,府试在即,他一词扬名,却能不动尘心,来书院读书,此乃我等读书人楷模,也是尔等需用心学习之处。”
      “传我话去,若无重要之事,莫要打扰许清宵,我们在外等待即可。”
      刘夫子开口,他对许清宵更加看好了。
      宴会作词,名扬南豫,若是寻常文人,只怕恨不得到处呼朋唤友,一同鉴赏绝词,受众人之夸赞,得众人之羡慕。
      然而许清宵不但没有呼朋唤友,也没有到处张扬。
      而是能沉下心来读书,这一点让刘夫子刮目相看。
      “此等心性,未来至少大儒。”
      “看得出来,许清宵此子阅书之时,浑然忘我,不出十年,我大魏又要多一位大儒了。”
      陈夫子和齐夫子分别出声,他们再一次对许清宵做出更高的评价。
      书院之中,数千文人再听到此话后,再一次咂舌。
      大儒。
      这可是真正的大人物啊,这个级别,可上达天听,直言圣上,可辩天下一切事,朝中朝外皆奉为座上宾。
      即便是江湖中的仙道之辈,也要礼让三分。
      受天地而封,立大儒之根。
      十年之内,许清宵就能成为大儒,这夸赞未免有些太高了吧?
      “两位夫子,我等平日也未曾聚过,不如去一旁的亭内稍作休息,既等许清宵,也可谈论一些事情?”
      刘夫子忽然开口,他看向齐夫子和陈夫子,如此说道。
      “好。”
      “刘夫子客气,请。”
      两人面带微笑,三位夫子朝着柏庐书院亭中走去。
      而众文人看到这一幕既是羡慕又是惊讶。
      南豫府三位夫子,皆然在这里等候着一位读书人。
      这种事情前所未闻。
      而实际上,书楼之中。
      许清宵的确已经到了忘我之境。
      也不知道是不是开窍的原因,这些繁琐的古文,在许清宵眼中,简直比白话文还好理解。
      而且书中内容,也让许清宵时而喜悦,时而困惑,时而思索。
      此时此刻,当静下心之后,许清宵总算明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个道理了。
      倘若真正静下心来读书,会发现世界之大,想象之广。
      读书当真有趣啊。
      一本本书籍在许清宵手中掠过。
      这次过来看书,许清宵已经做好了准备,能看多少看多少书。
      不管什么种类的,反正看就完了。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许清宵看书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翌日。
      许清宵依旧在看书。
      然而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许清宵浑然不知。
      大魏京都。
      如往日一般。
      然而一道道身影穿梭在各地宅院之中。
      不到一个时辰。
      整个京都沸腾起来了。
      一处恢弘的宅府之中。
      一名白发老者,看着手中的绝词,眼神之中充满着激动。
      “好,好,好,好一句驾长车,踏破连云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蛮夷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好,好,好。”
      “未曾想到,当世竟然还有这等读书人,有如此之壮志。”
      “什么?这首词是为一位将军所作?”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没想到有生之年,竟然有人会为我作词,这个读书人叫什么?待他日后入京为官,老夫一定要好好提携提携他。”
      爽朗的声音响起。
      但同一时刻,在京都之中,出现了十几道。

第三十九章:夫子前来,名词入京[2/2页]